李依依,江苏苏州人,生于1933年10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席,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57—1960年在本溪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担任1号青年高炉工长兼技术员;1960—1962年在辽宁冶金设计院从事高炉设计工作;1962年调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至今。1982年起,连续主持5个五年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了6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及合金系列。现兼任中国科协辽宁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金属学会常委、国际低温材料学会委员,第五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曾获得全国青年高炉集体称号,成为共和国第一批高炉女工长,曾为我国低温高压、抗氢脆合金的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科院“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依依”,一个散发着江南水乡柔美气息的名字,却因一名女性滋养于北方水土并与钢铁事业结缘,增添了几笔强韧坚毅的色彩。她就是至今仍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在金属材料科研领域孜孜奉献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
桃李年华,北上求学中她确知己任;50载金程,科研事业上她屡建丰功;岁临耄耋,生活点滴里她柔情依旧。她的美丽、执著汇成“依依金情”,传递着她与金属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深深情愫和可贵品质;她的坚强果敢铸就“巍巍钢魂”,映衬着她以钢铁般的信仰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与人生辉煌。
女儿不输才志,钢院筑基人生
战火纷飞是李依依童年生活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是青年李依依迈向人生新阶梯的重要基石。在李依依的成长序曲中,乐观向上是一直流转的旋律,而钢铁则成了最为激越动听的音节。
1933年10月,李依依在北平出生。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让尚未来得及记忆古都的李依依和家人不得不离京南下:回上海、过汉口、转成都、经贵阳、驻重庆、返南京和上海—李依依的童年无疑在充斥着动荡与战乱的时代背景下暗淡了许多,但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她并没有因此而丢失学习的机会,重视教育的父母克服困难坚持让她走进学堂。虽然多次的迁移使得李依依频繁、被动地转往新的学校,但对她来说能够念书已是莫大的幸福。李依依从小活泼开朗,骨子里透露出的男孩子气让她从未觉得身为女孩就会比别人弱,家中长女的身份更是让她从小就学会了担当家务、照顾弟妹。10岁那年,父亲因赴美留学去重庆考试,她独自挑起了照顾妈妈坐月子的重任。中学时,她常常在周末将40斤重的面粉或大米背回家。1946年,抗战胜利后,从美国实习回国的父亲带着家人由重庆先后移居南京及上海,李依依在南京中华女中及上海道中女中完成了初中学业。1949年,上海和平解放,品学兼优的她首批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在上海豫园举行的全市团员宣誓大会。同年,李依依考入上海市西中,入校后便被选为团组织委员,开始践行她宣誓时的诺言。
1950年,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李依依随家人迁回出生地并在北师大附中念完高中。当时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的新风气令她着迷,但也使李依依明显感觉到了与同学间思想上的差距。她积极参加暑期党课,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参加抗美援朝宣传等活动,在行动上做到敢为人先。基于李依依的优异表现,组织安排她担任少先队辅导员。高三时,初露锋芒的李依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环境的熏陶加之自身的不甘落后,李依依就这样热情地拥抱着成长,探寻着“人为什么活着”的答案。“我要像保尔、卓娅那样生活,使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生活得更好。我要申请入党,努力按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没有浮华与冠冕堂皇的辞藻,18岁的李依依用满腔热忱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理想。
1953年的夏天,李依依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填报志愿时,尽管父母希望她能学医,而李依依自己心中却早已有了打算。当时,“一五”计划刚刚起步,国内正广泛宣传着鞍钢火热兴建的“三大工程”。满心期冀支援国家建设的李依依对钢铁事业充满了向往:“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一定能做到”。在理想与渴望的驱动下,李依依毅然选择了很少有女孩子问津的钢铁冶金专业,报考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走上了“钢路”。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学习是件“简单”而纯粹的事情。每天清晨,李依依和她的舍友们早早起床,在“劳卫制”的提倡下来到操场锻炼身体,接着神清气爽地投入一天的学习。上午两节大课,下午两节小班课的设置谈不上轻松,李依依从未放松过要求。注重全面发展的李依依做事力求计划和效率,她视课程难度而有选择性地预习,不贪全、抓重点;她会每隔一段时间温习以前的学习笔记,疏脉络、提精华。这些好的方法和习惯帮助李依依在学习成绩上一直保持优秀,为她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回忆起大学生活,李依依对当年钢院里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印象尤为深刻。而这位当年在钢院有名的“铁姑娘”也的确“耐不得闲”,社会工作、体育活动样样来。初入大学时,身为学生党员的李依依便在老师的鼓励下担任了团支部书记,随后她又先后被选为学生会文娱副部长、军体部副部长,她的身影出现在学校的各大文娱晚会和体育赛事中。认真踏实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让李依依总能在男干部居多的环境中取得不俗的表现。
体育是李依依最钟爱的科目。入学伊始,李依依凭借优良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自行车技巧顺利考入人人向往的摩托车队,同时加入了短跑队,每天下午的训练成为她大学生活的一种常态。弯弯的跑道洒满了李依依每日训练的汗水,铭记着令人不绝称赞的辉煌。1954年,北京市高校运动会,李依依以14秒20的成绩打破了北京市80公尺低栏纪录,轰动一时。风雨无阻的奔跑从未让李依依感到疲惫,反而帮她排解了学习压力,提足了昂扬的精气神儿,磨炼了她咬牙坚持、迎难而上的坚韧品格。
钢院四年,李依依学到了扎实的知识,培养了胜任多种工作的全面素质,收获了健康的体魄,还领悟到了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的诀窍。她的潜质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激发,人生志向也由此愈加坚定和清晰。
首批巾帼工长,一代高炉传奇
1957年,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思想的指引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刚从钢院毕业的李依依再次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联系到了一起。她积极响应“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的号召,远赴东北,深入基层,在本溪钢铁厂成长为共和国第一代女工长的杰出代表。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20世纪50年代知识青年光荣与自豪的选择。来到本溪钢铁厂的第二天,李依依就投入到劳动锻炼当中。扒渣时,她迎着飞扬的尘土和扑面而来的热浪,拼尽全力挥动着手中沉重的铁耙;清理现场时,她不顾繁重的工作量总是冲在最前,挥锹劲头和气势丝毫不输于身边的男工;攀炉观测时,她任凭豆大的汗滴沁湿衣衫,在难以忍受的灼热高炉旁认真观测炉温。在工厂里的第一年,李依依的身影出现在从原料到炉前、炉顶、热风炉、运输等等工段,只要有任务就立马挥锹上前,她几乎干遍了炉上最脏最累的活。经过十个月的艰苦锻炼和踏实苦干,1958年9月的一天,领导破格将李依依任命为一号高炉工长。由此,她不仅成为同批毕业生中最早的工长,更是以新中国首批女工长的身份带领工人们拼搏奋斗!
上任第一天,李依依面对高炉心中不免有些打怵:“平时上岗都是跟着干,今天要自己独立指挥眼前这群壮小伙子炼铁水……”但不服输的她并没有因此而显露怯色。整理好防热帽和帆布工作服,李依依便镇定十足地指挥起来。然而头几天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对炉子的温度判断不准,连出了两炉“号外铁”,这让一向追求优秀的她很是自责。但在领导的信任鼓励和大家的理解关怀下,李依依很快克服了沮丧和失落,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接下去的冶炼工作中。从此,李依依更加频繁地向老师傅请教,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勇敢真诚做根本,吃苦好学为先念”。实干终究换来了回报,当一炉又一炉波光耀眼的低硫磷铁水在李依依与伙伴的面前流过时,心中涌现出的喜悦令她至今难忘。而那被铁水映照着的火红晶莹的汗水则是她辛勤付出的证明,也是对劳动者最好的嘉奖。
炉前生活艰苦且简陋,却更能衬托出可贵的品质。20世纪50年代末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李依依和工人一起驻守高炉旁,平时三班倒,值一班就是连续8小时,任务紧急时他们更是连续12个小时不眠不休。
为了提高出铁量,她常会几天几夜不离炉、不合眼。有时,下班离开厂区已是繁星满天;有时因为险情突发,她刚刚下班又匆忙赶回工厂。时间有限,李依依就和工人们一样,值班室里吃饭,仪表盘后换衣;条件有限,李依依索性免去打扮一切从简,工作服、工作帽便成了她着装的常态。干活从不嫌脏怕累,生活从不讲吃挑穿。工作时塞进帽子里的发辫或许藏去了年轻姑娘本有的娇柔与妩媚,却遮不住李依依甘为炼铁事业牺牲的美丽与大气。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炉前现场:专门在班前组织的技术课,为工人们带去专业知识;她在工作间隙中读报,帮助大家在轻松愉悦中消除疲劳。李依依似乎从不疲倦,当自己实在坚持不住时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儿休息一会儿。女工长以特有的活力和朝气,为单调的高炉工作增添了不少跃动的色彩。
正是凭借着这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李依依带领的一号高炉创下了中型高炉炼铁利用系数连续保持全国领先的纪录。1959年,本溪钢铁厂一号高炉得到共青团中央的奖励,被命名为“青年高炉”。作为第一代女工长的李依依则成为当时青年人心目中的榜样,一夜名扬华夏。《人民日报》、《苏联妇女杂志》和《本溪日报》相继大篇幅报道了李依依的事迹,本溪话剧团更是直接以她作为人物原型创作话剧《高产之夜》,成为那个时代引领社会青年拼搏进取的精神风尚。
“人红炉红融一体,曾为红炉共努力。今赴新任他乡去,青年高炉犹有您。”1960年,即将结束三年高炉生活的李依依,收到了这首来自同炉同志的送别诗。在别具特色的时代背景中,传递出一代人共有的火红记忆,宣扬了共和国第一代女工长的不朽传奇。拼搏、顽强、刚毅、笃定,李依依将自己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工厂一线,艰苦环境中的历练更为她的瘦小身躯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刚。
密辛浇铸科研,女杰引领先锋
“应用一定要与理论相结合。”是李依依在本溪钢铁厂的三年历练中收获的最宝贵的经验,这一感悟坚定了她从事冶金应用研究的决心,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继续她的钢铁强国梦。她在冶金应用基础理论、工程材料实践中的许多学术观点以及重要发现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系列显著成果更让李依依成为了中国低温高压、抗氢脆合金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带头人。
离开本溪钢铁厂,李依依来到沈阳冶金设计院从事高炉设计工作。1962年,她被调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中氢分析、高温合金的长期实效和铁锰铝低温钢的应用研究。初到金属所,她深感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于是李依依狠抓“两基一外”,一边抓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一边恶补外语。一贯的勤奋努力让李依依很快在业务上有了起色。为了培养李依依,研究所决定让她在师昌绪研究室担任科研秘书,统管全研究室的重大任务课题。当时师昌绪带领的研究室是整个金属所承担课题量最大的一个,全所八大任务他们独挑半壁江山。李依依十分珍惜在名师身边的学习机会,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帮助大家把课题做好。她的无私与肯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热情和专注让李依依收获了成长。但随着后来“四清”运动的开始,充满希望的事业发展之路也不乏坎坷。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她成长的步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10年“文革”,困难重重,被免除研究室科研秘书和团支部书记职务的李依依并未因此而放弃自我、放弃事业。虽然科研队伍不能像以往般正常运转,但设备仍有、知识还在。李依依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有时间就跑到实验室,磨样品、做材料,尝试了许多实验。逆境中的坚持让她越来越享受于这种静下心来搞研究的乐趣,更坚定了做课题的信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中国,也吹暖了冷冻10年的科研领域。经过10年坎坷的积累,李依依对于重新获得的研究机会倍加珍惜。她再次投入自己热爱的领域,决心在这片钢铁的热土上开创新的辉煌。
20世纪70年代末,李依依正着手于合金相图、相变的应用基础研究,通俗地讲,就是合金中的固态相结构的转变问题,即“奥氏体”与“马氏体”这些不同组织形式的研究。李依依系统研究了83—573K奥氏体合金的氢扩散系数及渗透率。她在Fe-Mn合金电镜原位观察从奥氏体到ε-马氏体相变的过程中,发现了ε-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成功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而未得到实验证实的难题。1979—1981年,李依依和同事一起首次在国内将电子探针和金相技术相结合,作出了共12个等温截面的Fe-Mn-Al系富铁角相图,并制定出相应的相鉴定方法。1982年,这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一时期,李依依又携手美国研究员,在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研究中,发现了在300—400K温区内含锰奥氏体钢中存在反磁铁转变点Tn,并找到锰是唯一的既可提高Tn点,又可降低马氏体Ms点的元素,保证合金在液氮下低磁导率和奥氏体稳定。这一新的发现与当时美国国家标准局的Dr.Ledbetter几乎同时发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982年是我国实施“六五”计划的第二年,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承担了“抗氢压力容器用钢”的国家攻关课题。当时,这一项目涉及所内11个研究室和2个协作单位至少32名同志。在时任所长李薰“金属所就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的鼓励下,作为室主任的李依依通过师昌绪的极力推荐,勇担大课题组长的重任,准备放开手脚奋力一搏。20世纪80年代的金属研究所几乎不具备进行该项目的实验条件,李依依就带领同事将原来的养花暖房改造成防爆实验室。从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研究,到实验方案的论证与调研,再到分课题的计划与落实,忙碌的工作让她甚至在睡梦中都为实验而眉头紧锁。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仅4个月的时间,她提出的“高压高纯热充氢装置”就安装完毕。又经过三年的奋战,李依依和同事们建起了包括高压高纯热充氢、高纯氢分析、气相氢渗透扩散、裂变扩展及静载拉伸在内的全新实验系统,确定了冶金、加工、热处理全过程工艺制度,明晰了试样的氢损伤评价方法。由她带队开发出的抗氢1、2号钢种全部成功通过国家试验及鉴定。
1986年开始的国家“七五”计划中,李依依再次迎难而上,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高强度抗氢脆钢”。“氢脆”是钢材在冶炼、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溶解于钢中的原子氢在重新聚合成分子氢时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钢的强度极限,从而在钢内产生微裂纹,导致材料的韧性或塑性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在科学界被称为“只可防、不可治”的氢脆难题,李依依提出以高氮含量控制冶金范围很窄的Fe-C-Ni-Mn-N钢为主攻对象,做出了氮化物等相的析出规律与相的鉴定,提出了合理的热处理制度,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问题,探查了工程厚度钢截面的氢分布规律,给出了高压充氢性能评价的数据,最终研制出了具有高强度抗氢脆性质的新钢种。
1986年、1990年的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一等奖,1987年、1991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对李依依在“六五”、“七五”计划中两次重大攻坚成果无上光荣的肯定。1990年,在无数次的重大项目攻关成功之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下,李依依开始担任中科院金属所所长,成为中科院少数几名女所长中的一位。1990—1998年,在李依依担任金属所所长的八年时间里,她以更广阔的眼光面对科研,带领全所人员不懈努力,逐步绘制出把金属所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试验基地的美好蓝图。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体制不断改革。刚刚走上金属所领导岗位的李依依,面临着科研经费逐年减少的困境。困难面前,李依依没有效仿个别研究所和大学将队伍下放到资金充裕的环境任其发展的做法,而是坚持科研水平,带领全所成员一同争取课题。“队伍不能散!”一向注重团队合作的李依依并不是在削弱科研自由性,而是在凝聚人心和力量。她严格把关,认真审批,逐步建立起了由所长、副所长、科技处长、研究室主任和课题负责人带领大队伍的研究机制。
通过全所人员的协同配合,金属所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的快速凝固国家实验室,400万美元的均质化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ERC,以及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低偏析合金工程等项目。全所上下一条心,相互配合同奋斗。在李依依的带领下,金属所不仅顺利渡过难关,还形成了更为先进的科研条件和积极浓郁的科研氛围,开创了新时期良好发展的局面。在当时中科院128个院所的评比考核中,李依依领导的金属研究所名列前三。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身为所长的李依依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敏锐,加之自身的远见卓识,始终处于国际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跟踪着国外金属材料研究的最新态势,带领着全体人员建立起“一主两翼”的办所模式,在特殊时期凝聚人心,积蓄力量。在中科院金属所,有人这样评价李依依:“女性的风采很足,有粗又有细;不输男性的意志也很足,有谋又有断。”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身为所长的李依依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科研人员的身份,不仅尽职尽责做好“带队人”,更注重培养年轻力量,并通过带好金属所提升科研水平。20世纪90年代,李依依继“七五”计划后又先后将国家“八五”、“九五”计划交给了年轻同事,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所的经营管理中。“十五”期间她又提出了“沉淀强化抗氢合金”攻坚科研项目。因为在低温与高压、抗氢脆合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贡献,1993年,李依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事业上的成就靠的是李依依勤勉于学的人生追求。为了开阔视野,参加工作后她坚持学习外语,更是在四十岁后苦练口语,信息时代她又开始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近年来李依依用一颗与时俱进的头脑把握讯息、勇征新途。孜孜矻矻之中她早已将学习化为一种习惯。
科研事业上的成就靠的是李依依不惧失败的千锤百炼。她从不以取得成绩为唯一目的,更不惧怕实验过程中的失败。她常讲:“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有允许失败才有可能创新。”明确目标后的她更多的是潜心当下,以不轻言放弃的执著勇攀高峰。
科研事业上的成就靠的是李依依时刻秉承的“三严”精神:严格的训练、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而“三严”精神之本当属为人处世的诚信。无论是热处理实验时的一个数据,还是论文中的一个例证,李依依时刻以“三严”精神匡正其身,杜绝浮躁,践行着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50年来,李依依从未丢失过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品质素养,切实的努力使她收获了累累硕果:300余篇学术论文及报告,10余次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在内的重要奖项,几十次出席在美、欧、日本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8次担任分会主席并受邀作报告。1995年11月,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刊登了一期“中国的科学”专栏,并插有一幅中国地图。编者为了表明对李依依科研成就的肯定,特别对沈阳市做了这样的标注:“沈阳是中国重工业城市,而且有由一位高水平女科学家领导的金属所及快速凝固实验室。”2001年她获得中科院“十大女杰”称号并列首位,这是祖国给予李依依最光荣的奖励。
离开所长的岗位后,李依依继续潜心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她提出可视化的铸造技术不断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由她带领的团队获得了中科院2009年优秀团队的荣誉。
兰心存酿蕙质,柔情润物无声
科研事业辉煌让许多人赞叹于这样一名女科学家的伟大,但是却掩盖不了李依依生而为女子的柔美和光芒。洗去名誉的铅华,李依依在生活里展现出了女性平淡却又不平凡的另一面:妻子、母亲、所长、导师……她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如既往地以一颗强韧、柔软、真诚的心去真实演绎。
李依依与柯伟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比翼双飞的爱情故事堪称传奇。他们因共同的体育爱好牵手于钢院,经过4年的相恋于1960年10月正式结为夫妻。婚后的日子并不宽裕,曾经有一段时期,一家四口人只能挤在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内。但是对她而言,有爱人和孩子在的地方便是最温暖的家,无论身处何境,只要能与爱人牵手共同进退便不会害怕。“文革”期间动荡飘摇,李依依从未松开过支持丈夫的双手,而她也从柯伟身上汲取到坚持的力量,夫妻同心、患难与共,最终走出了十年的阴霾。
身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李依依深知家庭与事业在精力分配上的力有不逮,但忙碌的工作从未成为她放弃家庭的借口。五十多年的家庭生活,她没有聘请过一次保姆,只要一有时间和精力便亲自照顾家人的生活。童年时就承担家庭工作的李依依成家后做起家务也得心应手:带孩子、做卫生样样能行;善于合理安排时间,她是出了名的做事高效。她从不赞成为了家庭牺牲事业,更不允许自己只要事业不顾家庭。和众多家庭一样,家务活并非只是单方的职责。许多时候她会和丈夫柯伟一同承担,谁有空谁就抓紧时间先做。你业务忙时我来持家,我业务忙时你来带孩子,如果两个人都忙,那就先放一放挤时间再做,如果两个人都空闲,便是这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光了。
半个世纪风雨同舟的两个人早就有了一种“脖子与头”的关系:夫是头,妻是颈,头动脖子转,颈转头也动。李依依与柯伟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在生活和事业的方方面面没有谁说了算,只有谁都离不开谁。谈起妻子李依依,柯伟先生这样说:“我认为她具备女性所有的温柔和关心别人的特点,同时她也有追赶事业上成功的优点,所以她有时候为了追求一个东西特别执著,而且也非常努力,她为了这个努力可以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一般女性不容易有的。除了她事业心很强以外,她同时也有对家庭、子女或者周围人的责任感,每当我出差前,包括衣服她都会熨好,鞋她都会擦好,这是一般的女院士不会做的,这些细心的地方保持了一个女性的可爱之处,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几句平实的评价,一腔深厚的表白,伉俪情深,不过如此。
作为一名母亲,同所有妈妈一样,李依依对于儿女的爱是浓烈而厚重的。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份母爱在表达中往往会伴随着些许无奈和遗憾:事业与家庭双向的取舍。李依依两难的心境诠释了新时期女性的伟大。
1963年,李依依的大女儿出生。作为刚进研究院不久的新人,李依依必须要为打好事业基础而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她强忍着满心不舍将出生才40天的女儿留给了北京的母亲照料,而“那时母乳是很足的,可是女儿竟然吃不上。女儿对这件事至今还耿耿于怀呢”。李依依说起这段往事会不由一笑,但这笑容里饱含了无限的辛酸和自责。1979—1982年,柯伟到英国访问,留下李依依和两个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幼时自己留下的缺憾,同样处在事业黄金期的她毅然决定放弃出国访问的机会。“他们两个,一个要考大学,一个要考高中,都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我怎么能离开呢?”这无疑是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亲有时,情无限,因为爱才会觉有亏欠,因为亏欠才会希望付出更多,李依依对于子女的感情恐怕也只有她本人才能品得真切。
除了对亲人的关爱,既为领导亦为师友的李依依也从不吝啬对身边人的关心与照顾。
对李依依来说,金属所的明天是“更大”的事情。在师昌绪的指导下,她注重从研究生中选拔青年学术带头人。她坚信只要能培养出10位学科带头、品学兼优的年轻人,金属所的发展就会有希望。在她悉心观察和挑选培养下,金属所的青年骨干在国内比同时代的年轻人更早露出锋芒,今天都已成为栋梁之才。
在李依依心中,同事们亦是亲人。担任金属所所长期间,科技骨干英年早逝的现象令她扼腕痛惜,李依依便想方设法为员工的健康谋求保障。1994年元旦起,她率先在研究所实施起五天工作制。1996年,在她的提议下,所里将中科院奖励的十万元购买了各种运动器械,同时开展体育运动,时至今日,由大礼堂改成的体育馆仍是全所职工和研究生锻炼身体的首选场地。
对于李依依来说,老前辈要比自己重要。因此,逢年过节李依依都要带领所领导班子成员与老职工同赴茶话会。她在全所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在职的同志与离退休同志用车有矛盾时,在职的要让位”的要求。
对于李依依来说,后继人永远是心中的牵挂。李依依曾先后十四次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去开会、讲学、参观考察。早期出国她都尽量不住宾馆,而去留学生宿舍和所里学生们住在一起,抽出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所里的一些情况。正是她的这份真诚与亲切,召唤了一批学有成就的海外学子共同选择了归国,成为中国科研队伍中的生力军。
故事一书难尽,李依依的温情却可见一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留心;爱情、亲情、师友情,情情金贵。
光阴荏苒,当年的女工长如今已两鬓斑白,但在沈阳的中科院金属所、在学术会议中、在国际交流论坛里、在讲堂上,这位始终带着一抹亲切微笑的谦和老人仍然孜孜以求。她充满活力的举手投足间,隐约闪动着当年钢院赛道上“铁姑娘”飒爽英姿的光芒。
沿着时光回放,李依依书写的“刚柔兼济”的人生传奇历历在目:“弃医从钢”时的光荣与梦想,热铁高炉旁的坚守与锤炼,科研学术上的执著与突破,温馨家庭里的操持与奉献……她的身上有着女性特有的温婉谦和,更不乏“敢于男儿伯仲间”的飒爽气魄。“宽裕温柔,足以有容,发强刚毅,足以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