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大师风采

“金凤凰”鸣响材苑乐章——记金属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

肖纪美,湖南凤凰县人,生于1920年12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194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一年半,随后在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任研究冶金师五年半;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0月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年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科学学科组成员。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并在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所属的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200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1986年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称号,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荣誉章;1984和1991年,两次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80—1995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cta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Metallurgica)的中国编辑;1999年被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年被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被中国金属学会授予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1977—2011年,共获得部级奖励28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

1.jpg

湖南湘西有一个凤凰县,那里山川秀美,钟灵毓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的凤凰县曾经飞出影响世界的“凤凰三杰”,一位是用文字唤醒社会的文坛巨匠沈从文,一位是用画笔描绘生活的知名画家黄永玉,还有一位便是至今仍活跃在国际金属材料科技舞台上的“金凤凰”肖纪美。

肖纪美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而立之年三次冲破美国层层阻挠曲折归国,不惑之年辗转奔波指导生产,年过花甲全心钻研腐蚀学机理取得突破,耄耋之年仍坚守讲台,完成学术著作29本。肖纪美用九十余载的传奇人生鸣响了“金凤凰”的材苑乐章。

一鸣留美途:辗转归国真英雄

1957年,一艘横跨大洋的游船上,在美国官员的威逼利诱面前,肖纪美唱响了一出“三遭拒美”的爱国赞歌,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其实,年少时起,肖纪美的人生便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1920年,肖纪美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跟满腹经纶的祖父一起生活。耳濡目染下的肖纪美从小就喜欢读书,最大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教师。但是,一场与中华民族性命攸关的战争爆发了,抗战的烽火逐渐燃到内地,看着科技落后,国家处处挨打的现状,肖纪美决定走科技报国的道路,立志用科技力量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模样。1939年,肖纪美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大学毕业后,肖纪美在重庆兵工署二十八厂担任技术员,1947年又在南京国民政府从事外文翻译和工业标准引进工作,工作内容让他又一次深切感受到国家民族工业的落后,于是1948年他毅然远赴美国留学。

在美国,不到三年时间,肖纪美就获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1951年他接到了北洋大学的聘书。当他订好船票去美国移民局办理有关手续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因此遇到了美国官员无理的盘问。美国官员问肖纪美:“肖先生,假如中美战争爆发,你会站在哪一边?”肖纪美则回答:“根据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六条,我有权拒绝回答。先生,如果苏联军队开到墨西哥边境,您将持什么态度呢?”虽身处险境,肖纪美仍坚定地表达了爱国立场。不过,肖纪美的回答显然不能获得美国官员的签字,他只能选择继续留在美国等待机会。

滞留美国的肖纪美没有放弃专业,开始在美国坩埚公司的工厂实践专业知识,练就一番本事。当时,世界上镍资源十分缺乏,肖纪美接受美国军方提出的建议,开始研制工作环境高于650℃的节镍不锈耐热钢。又是三年时间,肖纪美先后冶炼了二百多炉试验用钢,逐渐发现锰、氮元素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并且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方法,一举获得了美国专利,成为节镍不锈钢领域的专家。虽然在专业研究方面小有成就,但肖纪美日夜思念着祖国,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梦想着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本领为祖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做贡献。

1957年,肖纪美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冲破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登上了回国的万里征程。但是,美国人的伎俩才刚刚开始……船刚刚离开旧金山,美国移民局的官员便登船来找肖纪美的麻烦,查证件、翻包裹、看资料,实在得不到有用的证据,美国的官员便展开了“银弹”攻势:“肖先生,如果你肯留在美国,我代表美国政府许诺你优厚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请你认真思考个人的发展问题。”怀揣着钢铁报国之梦的肖纪美显然不会理睬他的建议,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刚刚长舒了一口气的肖纪美,在洛杉矶换船时,又一次遇到了美国移民局的不速之客。美国官员使出了威胁招数,恐吓肖纪美如果执意回国,将失去其在美国收入的所有现金和存款。第二次面对美国官员的肖纪美,在金钱威胁面前丝毫没有畏惧,他对美国官员说:“我在美国的所有收入都是用我个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你们美国政府无权扣押!”气急败坏的美国官员见状干脆将肖纪美身上的一万美金强行掠去。

美国人的表演还远没有结束,当船行驶到檀香山时,美国移民局的官员第三次拦住了肖纪美,并厉声呵斥肖纪美如果执意回国,将扣留其年幼的两个儿子。面对敌人的威逼,37岁的肖纪美望了望妻子怀抱中刚满周岁的小儿子,双目有些潸然。但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闪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沉了一口气,大义凛然地对美国官员说:“我是一个炎黄子孙,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民族,我一定会将我的一生奉献给我的祖国。无论你们怎样威逼利诱,都不会改变我投身祖国工业振兴的宏伟志愿。”之后,肖纪美扬长而去,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肖纪美婉拒国内友人对他的经济支援,白手起家,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科技报国志。1972年,伴随着祖国的腾飞,已经回国15年的肖纪美收到了克松总统送来的在美国银行“寄存”的一万美金“血汗钱”,结束了这出“三遭拒美”的波澜壮阔的民族大戏。

“三遭拒美”归国后,肖纪美始终关注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以国家需要为根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是教育学生们树立“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理想抱负。回顾祖国的发展历程,肖纪美坦言:“尝到过‘国破家亡’滋味的人始终不会忘记苦难的历史,更加能够感受到祖国蓬勃发展的喜悦。”

1985年4月,65岁的肖纪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这是他生命的又一个春天,肖纪美终于完成了由“科学救国论者”向“共产主义战士”的飞跃。

二鸣生产线:妙手拯救轰炸机

回到祖国的肖纪美继续用科研和实践书写着科技报国的篇章,他在学术研究中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救过机械厂,帮过油气田,还因为拯救了一批轰炸机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腐蚀学专家……

1957年回国后,在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肖纪美主动请缨走进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大门。那年正值“大炼钢铁”,肖纪美还未来得及休整便参加到社会主义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运动中。运动中,他每天到钢铁生产的一线去参观,逐渐了解到中国钢铁工业镍资源匮乏的现状。“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祖国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肖纪美想到了自己老本行—节镍不锈钢,马上将相关情况向冶金工业部进行了报告,并找到了本溪、抚顺、上海等地钢厂,给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作报告,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外节镍不锈钢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具体讲解了生产工艺和流程,并将自己的成果论文公开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肖纪美的毫无保留,让中国不锈钢的生产如逢甘霖,在“大炼钢铁”时期诞生了一系列当时世界十分罕见的高品质铬锰氮不锈钢,肖纪美也用自己的努力给祖国母亲送上了第一份厚礼。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肖纪美因留美归国幸运地第一批“被解放”,离开实验室,来到生产企业一线做些事情。在北京郊区的锉刀厂,肖纪美和同事帮着工人重新制定生产工艺,避免了产品因端口石墨化而成批报废,挽救了生产;四川气井的套管因硫化氢腐蚀产生环状断裂,导致井喷事故,引起一场大火,肖纪美和他的同事到现场实地勘探,研究材料性能,不仅解决断裂问题,还让石油套管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作为一个金属材料领域的知名学者,肖纪美走到哪里,就研究到哪里;哪里有问题,就停留在哪里;哪里找上门,就同哪里挂上钩,逐渐成为了国内失效分析领域的“主治医师”。

1970年,“主治医师”肖纪美来到航天四院,受邀解决长征火箭壳体的微裂纹问题。长征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运载火箭,承担着卫星发射的重要使命,也寄托了全国人民的航天梦想。不过,由于壳体存在严重的微裂纹,火箭迟迟没有升上天空,严重影响了卫星的发射。困难面前,肖纪美雪中送炭一样来到了事故现场,随即对壳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凭借着多年的经验,肖纪美认为壳体使用的钢铁材料不能符合发射要求,其打压、焊接、成筒后难以承受太空发射的强度。经过反复的对比实验,肖纪美发现只有更换材料,采用北京钢铁学院杨让教授研制的超高强度钢才能符合要求。后来,杨让教授的钢铁材料成功地应用在了长征火箭的壳体上,让遨游太空的“东方红”烙上了北京钢铁学院的烙印。

1974年,我国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型战斗机“轰-6”在西安阎良执行任务时,因为起落架螺钉的断裂而被迫全部停飞。“轰-6”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批战斗机,被称作我国空军部队的“主力中锋”。突发的断裂事故严重影响了空军部队的作战能力,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军区领导更是心急如焚。危难关头,他们想到了“主治医师”肖纪美,军区领导马上将他请到阎良现场,希望他能“妙手回春”。来到阎良后,肖纪美争分夺秒,查看了战斗机的螺钉断裂处,仔细地分析、对比裂纹的特征和发生部位,排除了雨水腐蚀的原因。随后,肖纪美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反复研究,很快就找到了事故原因。原来,“轰-6”型战斗机主要采用苏联工艺,螺钉的紧固依靠一种含水黏合胶,水分腐蚀是罪魁祸首。此外,肖纪美还发现螺钉在加工时的缺口设计以及应力分布都不甚合理,增加了断裂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短短一个多月便找到了事故的元凶,军区领导对肖纪美的本领心服口服,马上聘请肖纪美团队全权负责断裂螺钉的改进工程。有了军区领导的信任,肖纪美自然有了底气,他结合断裂事故的根源确定了三条改进方案:一是在螺钉黏合过程中采用快干胶,防止水分的腐蚀作用;二是将螺纹加工工艺“变车为滚”,提高螺钉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三是将螺钉进行回火处理,适当降低螺钉应力强度。三条建议如同灵丹妙药,停在空军基地近半年的轰炸机终于重新飞上了蓝天。肖纪美也因为拯救轰炸机而“闻名于世”,始承接断裂腐蚀方面的重大攻关项目,成为国内大名鼎鼎的腐蚀学科领军人物。

回忆起与肖纪美共同奋斗的时光,老搭档们均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佩。林实教授直言不讳地说:“肖纪美先生在失效分析领域特别注重结合实际分析,这在国内非常罕见,正是这个特点成就了他后来在学术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

在20世纪70、80年代,肖纪美先后为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航空、兵器、电力、电讯、铁道、建筑、煤炭、原子能等十余个工业部门解决过无数重大问题,解决了一大批工程中的断裂问题和产品的质量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发展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鸣科技苑:世界范围最前沿

多年来,肖纪美在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裂纹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被美国权威专家称赞为“处于全世界领域内的领先最前沿”。

提到肖纪美卓越的学术贡献,还得从生产实践说起。1975年,重庆20机械厂生产的25型海炮在大连发生了严重的炸膛事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肖纪美前往山城重庆,通过研究发现炮管二次镀铬时渗入了氢气导致氢脆。在肖纪美的指导下,工厂在镀铬时改进了工艺,有效地避免了氢脆问题,一举扭转乾坤,让在大连服役的一大批快艇重新出海。肖纪美在处理25海炮炸裂事故中所做的贡献,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高度重视,而肖纪美提出的由设计方、生产方、军代表构成的产学研“三结合”的研究思路也被国防科工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产学研三结合”的指引下,以肖纪美为首的科研集体针对我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及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开始对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展开系统的研究。当时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航天材料的强度越高越安全,而航天工业部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材料强度越高反而越容易脆断,限制了航天材料的发展。于是,肖纪美开始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逐渐又把断裂力学的研究扩展到中强度钢甚至低强度钢的工程应用中。工程构件和设备在作中,通常受应力和环境的共同作用,钢铁材料在应力和化学介质的协同作用下引起的断裂现象叫做应力腐蚀断裂,由于氢引起的材料塑性下降、开裂或损伤现象称为氢脆或氢致开裂。万物之间互相制约,强韧的钢材料特别害怕世界上最轻的元素“氢”,钢材一旦渗氢,就会发生脆断,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国外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灾难性工程断裂事故有一半以上是由于金属的氢脆、应力腐蚀引起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是两种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材料失效现象。根据这些现象,肖纪美又开始研究断裂物理,并率先提出了断裂化学的新分支。

“六五”期间,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把“金属材料恶性腐蚀事故研究”及“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列为国家重点课题,委托北京钢铁学院的肖纪美团队联合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所属其他院、所承担。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的重担也落到了肖纪美的肩上。科技界过去最大的悲哀是没有工作条件,好的想法不能实现。现在有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梦想就能变成现实。于是,肖纪美开始了漫长的科技攻关路。肖纪美认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够的,只有彻底查清引起金属失效的原因,才能为防止事故、改善材质拟定出可靠的措施。

肖纪美率领课题组在已有的大量实践基础上,由表及里,对种种影响因素逐个加以研究、分析,一直深入到原子、电子层次,上升到断裂力学、断裂物理、断裂化学理论。以往的教科书认为:只有拉伸应力才产生应力腐蚀断裂,而肖纪美领导的课题组通过实验发现“在多种体系中宏观压应力也能导致应力腐蚀裂纹;扭转型裂纹或缺口试样可以引起氢致开裂,氢能促使金属的塑性变形”。基于这些发现,他们首次提出了氢致软化原理,并依据硅单晶中氢致裂纹的尺寸和棱柱错位的环数及功和能的关系,在实验中首次获得了氢降低铁和铝结合键的定量数据,为氢致开裂机理的氢压理论和弱键理论提供了定量依据。此外,他们还从材料相图中含氢相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及其对氢致开裂的影响和作用分析,统一了现有的各种氢致开裂机理。肖纪美在该领域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极大地推动了金属材料腐蚀与断裂学科的发展。

国外知名期刊《冶金快报》的主编J.P.Hirth对他们的工作有这样的评价:“这项工作在世界这些领域内,处于科学进展的领先前沿,是世界范围内最活跃的心之一。”国家科委则这样评价肖纪美教授科研集体的工作:“在《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个新的分支学科,成为继‘断裂力学’、‘断裂物理’之后断裂学科三大理论支柱之一。他们还在氢致开裂、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经过实验证实的独创的新见解,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学派,并逐步为国际同行所公认。”

为了表彰他们的成就,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授予肖纪美团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北京科技大学建校以来,基础研究方面获得的最高奖励之一。

四鸣学术界:材料领域哲学家

肖纪美十分注重人文、社科、科技的类比交叉和结合,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材料学方法论”体系,逐渐从不同认识层次上将三者进行广义的类比、交叉与融合,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材料科学教育理念。

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肖纪美“继续深入疑无路,交叉类比又一村”,深切地体会到交叉和类比的重要作用。于是,他首先跳出材料学科,对内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思考。他将心理、材理与哲理进行互通和融合,例如,将“命运”一词拆开,认为“命”和“运”有别:命,结构也,爹娘所给,可称之为“基因”;运,环境也,便是随后遭遇的环境;内外共作,则有造化。肖纪美认为,“命”和“运”的概念在社会和自然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中,材料的价值是由自身组织结构和工作环境共同决定的;而在社会中,肖纪美则摘引《西游记》中的典故:孙行者护师西行,历经千辛万苦,就是靠他已有的本事(命)和沿途上天的援助(运),才取得佛经回大唐,和唐僧被分别封为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由此,肖纪美认为,知识分子若能埋首治学(命),并清楚自身定位(运),则命运定然不错。

随后,肖纪美类比优质材料和人才,对人才给出了定义。他认为优质材料之于设备就如人才之于社会,“人才应该是对社会高效地做出有用贡献的知识分子”。由此定义出发,他抽出“人才”的三个判断依据:一是对社会有贡献,是在德方面的要求;二是应做出“有用的贡献”,这是量和质的要求;三是要有高效率,这具有时间与经济的含义,是快和省的要求。肖纪美将“德才兼备”作为自己教育学生的准则。培养后继人才,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使其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因此,他经常带领课题组成员下工厂,到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收集资料,从宏观到微观,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在方法论的指导下,肖纪美还将自己的治学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治学五法:一是工具和方法,治学应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二是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互促互进很重要;三是博采各家之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是“三易原则”,治学时应设法寻求该学科中存在的简易的、不易的变易原则,明确方向和路线;五是实践悟知,要学会方法的选用。同时,肖纪美扩充材料观,结合以前的论述,获得了五点独特的事物观:沧桑是正道,诸法因缘起,实践是第一,事物无完整,系统需开放。可见,肖纪美已经将材料学科的基本原理提升到治学、做事原则的高度,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肖纪美说,“教育的目的,于国而言,是让国家复兴;于个人而言,学会学习,做人,最终成才,为国奉献。”

肖纪美至今已独立出版各类著作29本,总共800余万字。肖纪美至今仍然在思考材料学的交叉与类比,目前正在撰写关于融合方法的第30本著作—《创新三部曲》。

五鸣育人堂:三尺讲台佳园丁

时至今日,已经耄耋之年的肖纪美仍然眷恋着那三尺讲台,喜欢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相比于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职务,肖纪美最喜欢的职业一直是教师,从未改变。

肖纪美的确是一个称职并且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上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在任教期间,始终坚持教育应该狠抓三个方面:一是狠抓基础,只有注重基础,不断积累,才能有提升的台阶,才能有未来和前途;二是狠抓方法,学生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放宽眼界,不仅要学习课堂知识,更要学习为人处世、求学上进的方法;三是狠抓外语,认为中国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不求多但求精。

徐匡迪回忆:在北京钢铁学院的老先生中,去图书馆次数最多的是魏寿昆和肖纪美两位,每次见到肖先生都在认真做笔记、记卡片,羡慕与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因为从肖先生身上能够看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宝贵品格。刘淇对于肖纪美的评价虽仅有八字,却意味深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凡是听过肖纪美讲课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用示意图来说明某一领域、某一范畴与相关领域、相关范畴的关系,注意从系统的观点来阐明所讲述的内容,力图首先给听者一个明晰的概念。肖先生不但讲内容,也注意讲思路,生动活泼,不乏幽默感。

余宗森曾作为肖纪美的助手与他在同一个教研室里工作。余宗森回忆,那时他经常不分昼夜地跑到肖先生家请示和商量工作,总能看到肖先生在当时教授宿舍的狭长斗室内,面对满墙的中外文书籍,埋头备课、写讲稿,烟灰缸里布满了烟蒂,肖师母时不时地过来轻声询问,要不要再煮些咖啡,以备他“挑灯夜战”。余宗森从肖纪美处受益匪浅:“肖先生尽管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每次讲课仍是一丝不苟、认真准备。身教重于言教,他的敬业精神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乔利杰教授1981年报考肖纪美的研究生时,肖纪美已是院士,却“比较平易近人,没有那种学界泰斗令人不敢接近的感觉。”乔利杰介绍,“他经常要求学生,写文章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副词和形容词,目的是要我们实事求是,不浮夸。”如今想起来,乔利杰认为从先生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做科研要踏实、宽容。当年,尽管乔利杰研究生论文的结论和肖纪美最初的设想和传统观点不符,但是肖先生仍在保留意见的情况下同意其毕业,并基于后来更多的研究认同了学生的成果。

而在肖先生的二儿子肖瑞琪的印象中,父亲对学生很负责。他介绍说:“学生敲门说,‘肖先生,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他从来没有跟学生说过不行。每次学生来,父亲就把门打开让大家进来。晚上也敲门不断,经常这边没走那边又来了。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回来找他讨论问题,他总是很高兴。”20世70年代末,一些学生可以去国外学习,很多人来让肖纪美写推荐信,他虽然工作要忙到很晚,但一定会亲自帮学生们写。肖瑞琪回忆说:“身教胜于言教。他不仅上班忙工作,回家也一直看书、做笔记,家里书摆得满满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榜样,我跟他接触不是很多,但我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好像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就是要努力。这个榜样他为我们做得很好,我们很自然地会跟他一样。”如今,肖先生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的大学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并在有关领域内有所作为。

肖纪美还十分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他会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学生关心政治,热爱国家,他说:“搞科学脱离政治就不了解国家的需要,而只有根据国家需要来选择的研究课题才有真正的社会价值。我们的祖先为世界科学的发展曾做过不少伟大杰出的贡献,然而近三百年来,我们落后了。同学们,我们应该做个有骨气的中国知识分子,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在科学技术领域赶上和超过世界强国。”肖纪美的学生陈大中在20世纪80年代到国外研修,曾获得在国外留校科研的机会。面对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环境,他想到了老师的言传身教,于是对外国导师说:“我是中国知识分子,我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和我的专业知识报效于我的祖国。”这句话是陈大中的人生信条,也是肖纪美多年来育人的一贯准则。

肖纪美桃李满天下,一生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先后开设《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断裂力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10余门,应邀到包括台湾在内的20余个省市的66所大学及95个学术研究单位讲学,不遗余力地传播先进的材料科学知识,堪称一位活跃在三尺讲台上的好园丁。

六鸣人生路:“士而不仕”老院士

虽然身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肖纪美却一直坚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和教学中。2009年,《科学时报》用“终生‘为士不为仕’”为题报道了肖纪美先生的事迹。

肖纪美先生为人非常朴素,他所居住的房间内除了一大排被各种书籍占用的书柜外,再也有什么华丽的家具,肖纪美甚至将两间卧室打通,改成了一个明亮的书房。在肖纪美看来,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便是读书和学习。肖纪美的学生乔利杰幽默地说:“肖先生一年四季都是那身朴素的衣服,脚下更是一如既往地穿着布鞋。金属物理系现在的教授都受肖先生影响,生活上特别朴素,脚上也都穿着‘肖氏布鞋’。”肖纪美如今已经年过九十,但是去外地出差却从来不用人陪伴,都是独来独往,如果到路途较近的地方开会,肖纪美甚至还会选择乘坐公共汽车。肖纪美说,“如今交通这么发达,社会治安这么稳定,我出差不需要人给我拎包。”其实,肖纪美先生的朴素作风一直可以追溯到他年轻的时候。

1975年夏天,肖纪美受邀到重庆分析生产事故。重庆是有名的“四大火炉”,那年的天气又异常炎热,当时已经年过中年的肖纪美在事故现场头顶烈日工作了一整天,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好几茬。好不容易将当天的工作忙完,肖纪美带着随行的青年教师来到现场旁边的一家面馆,只要了两碗清汤面充饥。青年教师诧异地问肖纪美,辛苦工作了一天,为什么不吃点好东西犒劳一下。肖纪美看了看桌上的清汤面,对那位青年教师说:“清汤面是健康食品,营养价值特别高,咱们吃这么好的东西,明天干活肯定干劲更足!”听到肖纪美“苦中作乐”一般的回答,那位青年教师也有些不好意思,心里也更加敬佩肖纪美先生艰苦朴素的作风。到了夜晚,重庆的天气更加闷热,一伙人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唯独年龄最大的肖纪美,侧躺在床上,把小风扇对着自己的后背直吹,将炎热的气候抛之脑后,安然地入睡。同行的青年教师都敬佩地说,肖先生是团队里面“吃得最香、睡得最好”的人。

跟肖纪美合作了一辈子的田中卓谈起肖先生的朴素作风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佩服。“肖先生特别的平易近人,与现场的工人师傅能够打成一片,无论工作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是第一个冲上去抢着干。”田中卓教授说。另外一位老搭档褚武扬教授更是对肖纪美的为人大为赞赏:“肖先生就是一个严谨认真的学者,从来不摆大牌学者的架子,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物质或者权利,无论哪里找他讲学或者作报告,他从来不找人家要什么报酬,而且他明确提出只参加学术交流不参加任何开幕式和鉴定会。”

肖纪美一生曾经拥有多次到其他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机会,但是他都以科研和教育工作太忙为由婉言谢绝了,唯独参与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组织管理作,看着腐蚀与防护学会一步步地走过了30个春秋,也看着自己钟爱的学科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肖纪美无比欣慰。“很多人可能一直误以为‘学而优则仕’中的‘优’是优秀和突出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充足和富余的意思,孔子的原意是治学有了富余的时间,可以考虑去当官,”肖纪美说,“搞科学研究就要认真实践,不能不懂装懂。我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一个老师,教好书之余我会考虑担任其他职务,但那些我力所不及的事情我绝不去想。我这一生从没有当过什么官,最大的官可能就是教研室主任,主要工作就是给学生排课表。”

肖纪美至今仍然奋战在教学、科研的一线,对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厂矿企业邀请的学术报告几乎有求必应,真正体现了一个学者大家的风范,也用亲身实践演绎了一个“士而不仕”的朴实人生。

七鸣书卷海:一生“拾贝构贝雕”

肖纪美住的四间屋子有三间是书房,大大小小十六个书架,参访时,他动情地说:“人上了年纪,就变成一个有思想的废物,教了一辈子书,编书、写书,断不了与书的感情。”

肖纪美擅长作诗,他将自己的人生以十年为一期,作了一首《十年历程》:“飞腾十年有几何?‘文革’十年有坎坷!追忆十年重起步,留美十年是南柯。再加十年恨日寇,少习十年归长河。展望十年如朝露,愿随飞天作木苛!”肖纪美形象地把读书、写作比作产业,“拾贝”为一产,“贝雕”为二产,“出版”为三产。在浩瀚的材料科学海洋中漫游沉浮,谨慎挑选,出版了29本专著,可谓硕果累累。对过去的成就,肖纪美并不满足:“人间正道是沧桑,专家落后正茫茫,环境巨变需通才,新园异花分外香。”他给专家下的定义是:“对愈来愈少的事物知道得越来越多。”现在时代变化,信息爆炸,培养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是当务之急。

“通才具有广阔的视野,科技工作者尤其该懂自然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尽可能博览群书。”肖纪美喜爱看书“拾贝”,《三国演义》读出了忠,《红楼梦》品出了情,《水浒传》看出了义,《西游记》明白了诚。他还特别推荐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他说掌握“两论”有助于改变人们观察物的方法。肖纪美的书架上有一排排圆木头钉装纂的厚册,这些都是用活页纸抄录汇成的笔记,内容博杂,包罗万象:堂·吉诃德、八卦与编码、人才争夺战、第三产业、南无阿弥陀佛……分门别类,内容清晰,编排精致。肖纪美笑着说,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里,可以吸收不少治学的启示。比如科研选题问题,他就借用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理论,借用了孙子“知己知彼”的理论。他说:“科研选题,首先要讲一个‘适’字,即适合社会的选择原则,符合所在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而要想生存,则首先要比贡献、摆实力。同时要知彼—了解课题的类型和难度;知己—了解自己队伍的科研水平,如此才能百战不殆。”

肖纪美至今仍保持着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量,每天早晨都读书、阅报,并且保持着做笔记和剪报的习惯。他以科学家的人生体验和独特感悟,撰写科学方法类的书籍《梳理人、事、物的纠纷》收入“院士科普书系”第一辑,在北京图书大厦卖得火爆。

肖纪美已经公开出版的三本韵文诗集《士心集》、《志怀集》和《行知集》收录了他所作的诗歌一千余首,勾画出了这位老科学家“拾贝、贝雕”的学习人生。

2011年10月25日,肖纪美荣获中国金属学会授予的“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这是对他一生学术贡献的最大肯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肖纪美虽已年过九十高龄,但思维敏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用“金凤凰”的鸣响令世人惊叹,他那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献身教育科学事业的热情和勤奋学习、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更是永远激励着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