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大师风采

千锤百炼的“特殊钢”——记模具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

崔崑,山东济南人,生于1925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属材料专家。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1—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就读;1954—1956年被借调至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作;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1960年回到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华中工学院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二系主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位。致力于高性能新型模具材料钢的合金化、夹杂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新型钢种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1990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d7265d6d53b1a52a267f4da59bc799c.jpg

有这样一个人,他品行如水,内涵如莲,用专注与严谨行走在学术和教育的道路上;他谦逊朴实,千锤百炼后仍留本色,熔铸成刚强坚韧的“特殊钢”。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

成长路,抗战烽火齐鲁情

1925年7月20日,战火纷飞、军阀混战的年代,崔崑出生在山东济南。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崔崑有一位可敬的父亲,父亲的教诲与影响使他受益终生。崔崑的父亲毕业于燕京大学,在日军入侵山东之前,他是当地洋行的经理。父亲对打小就聪慧懂事的崔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给了他悉心的关爱与引导。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崔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为了能够逃避战火,全家自济南返回原籍济宁。不久济宁亦沦陷,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关了门,崔崑辍学在家,为了保证崔崑的学习进度,父亲亲自教他英语、数学,耐心地讲解,深入浅出地分析,帮助崔崑夯实了学习基础,也给了他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里最美好的回忆。为了保证崔崑能够得到最完整的教育,父亲又给他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教语文,为他讲述《四书》、《古文观止》等文学名篇,并专门为崔崑批改作文,以锻炼崔崑的文字能力。父亲对崔崑学习上的要求一直十分严格,古文、英文等课文都要背诵,数学则要求对定理均会求证。就这样,严格又慈祥的父亲指导着年少的崔崑在沦陷的济宁度过了三年初中的学习时光。

日军侵犯山东之后,父亲因为坚决不愿为日本人和日伪政权做事而丢掉了洋行的工作。如果说父亲在学业上的教导给了崔崑以思维的提升,那么父亲的民族气节,则在道德上给了崔崑深刻的影响。还有父亲的古道热肠,对亲戚们和乡亲们的各种帮助与支持,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崔崑为人处事的态度。父亲的言传身教,是崔崑年少时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崔崑曾这样说:“父亲有两件事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全力支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读书,另一个则是坚决不给日本人做事的气节。不论家里多穷,都不向日本人低头。”这笔财富跟随着他,影响着他,从年少到成长,从中国到苏联,从南国到北疆,从治学到为人……

1940年,为了使崔崑能继续上学,父亲决定全家返回济南。其后,崔崑也顺利考上了齐鲁中学高中部。这是当时一所难得不受日本人控制的教会学校,任课老师大部分都是齐鲁大学的教授或副教授,他们都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崔崑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尽管家庭经济愈发拮据,但凡是与敌伪政权沾边的事情,崔崑的父亲仍是坚决不做。为了生活,父亲用积蓄买了几头奶牛,全家动手,办了一个小奶牛场,崔崑负责每天早上送完牛奶后再去上学。当时生活很艰苦,由于日本侵略军的掠夺,城市里没有面粉卖,只是过年时每家派人去面粉厂排几千人的长队,才买回一袋面粉,所以平时吃的全是杂粮。即便如此,崔崑仍然勤奋专注地学习,坚信日本帝国主义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当时的教会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很严格的,每学年都把高中部和初中部成绩最高的一人张榜公告,第一学年崔崑就榜上有名。

这样的美好日子没过多久,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学校还是被敌伪政权接管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土、残害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在崔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年少的他深切地感受到那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心中忧愤难当,默默地树立起学术报国、为国献力的理想。

求学事,不畏艰辛辗转路

1943年,崔崑高中毕业。在父亲和全家的支持下,崔崑坚定了继续读书、学成救国的信念。为了走出济南这个已惨遭日军蹂躏的沦陷区,崔崑历尽了艰辛。

为了能够参加大后方那些高等学府的入学考试,崔崑多方打听路线,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1944年春,崔崑离家,凭着一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他独自一人步行穿过了位于河南漯河附近的封锁线。就在他穿过封锁线的时候,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发起了豫湘桂战役。一时间,遍地皆是炮火声,日本侵略军进犯中原的枪炮声,就追在崔崑的后面,他在仓促之间逃到洛阳。当时的崔崑明白自己必须抓紧时间离开河南,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了洛阳火车站。可那时火车站已不售票,崔崑咬咬牙,爬上了火车头侧面的平台上。这可不是个好位置,当时的火车都以烧煤为动力,崔崑坐的地方刚刚好迎着煤烟,一路下来,等到火车开到西安时,沿路火车头冒出的黑烟已把崔崑熏成了“黑人”。而后,崔崑历经八十多天,一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辗转到了成都。

成都的日子依旧是异常艰苦,崔崑身上已没有多少路费,可是大学的入学考试还未开始。他就一面准备考大学,一面在成都附近的空军基地做临时工,每天靠着在机场周围喷洒敌敌畏灭蚊挣钱维持生活。就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崔崑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了秋季,各大学公布了录取学生名单,崔崑考上了三所名牌大学。几次与日军炮火擦肩,历经几番山穷水尽,几经辗转,横跨了几乎半个中国大地,崔崑终于实现了梦想。

经过深思熟虑,崔崑选择了当时因日军入侵而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进行学习。虽在战争环境中,但乐山却是烽火硝烟中的净土。在这里,有宁谧的环境,有美丽的风景:高悬的“德参天地,道冠古今”灵星门牌坊、巴蜀风味浓郁的茶室、碧色欲滴的竹林……更重要的是有在乐山文庙里坚持教育救国的武大师生们。

崔崑在武汉大学读书的第二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与同学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心中更加坚定了学成后建设满目疮痍祖国的信念。武汉大学也从乐山搬回了原址湖北省武汉市,崔崑在珞珈山上度过了剩余的大学时光。大学里,不论是在乐山还是在武汉,崔崑每天都全心投入学习,取得了机械系第一名的成绩。1948年,崔崑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

1951年,毕业后一直在武汉大学担任助教的崔崑得到了跟随苏联专家学习金属学以及热处理工艺设备的机会,年轻的崔崑高兴不已。

崔崑被学校派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专业的俄语培训。来到这里的,都是全国各地大学选派的重点培养的优秀人才,各地的学生被按照地区分成了不同的班,崔崑是由武汉大学选派的,和华中华南地区高校的学生一起组成了一个研究生班。在风光曼妙的北方冰雪之城哈尔滨,崔崑依然保持勤奋踏实的学习作风,一直保持着领先的进度和优秀的成绩,还担任了班长。与此同时,他还遇到了一位美丽纯真的南方姑娘朱慧楠,并与这位同班的学习委员收获了一生美好的爱情。

钢院情,两次结缘北科大

崔崑在大江南北的辗转中画出成长的足迹:出生齐鲁、成都应考、乐山读书、求学武汉、哈工大和钢院读研、任职翻译、北钢入党、苏联进修……走近他的行程,我们会看到,崔崑两次与北京钢铁学院结下不解之缘。

崔崑在哈尔滨跟随学习的老师恰好是那批最早支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钢铁学科建设的苏联专家。他跟随着专家们于1953年抵临老钢院。在这个全新的校园里,崔崑感受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与学习氛围,度过了美好而特别的研究生生活。

那时的钢院刚刚建成,校园环境还相当简陋,生活条件是“炉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崔崑经常在寒冷的冬夜披着单薄的被子在微暗的烛光里发奋苦读,在炎炎的夏日举着老旧的蒲扇在拥挤的教室里泛舟学海。在钢院读研的半年里,崔崑充分利用了当时钢铁学院的优秀研究条件,完备的实验设备基础,穿梭于图书馆、实验室、宿舍之间,圆满地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1954年的夏天,已结束研究生班学习的崔崑本该返回院系调整后的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然而机缘巧合下,教育部通知他被借调至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担任翻译,期限两年。崔崑接受了调任,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担任苏联专家翻译。那时的钢院学习氛围无比浓厚,即使周末晚上教室里也依然灯火通明,挤满了自习的学生,一直以“勤奋”为座右铭的崔崑也加入了这支自习的队伍。

20世纪50年代的钢院虽然刚刚建校,但是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这在当时的高校中还是很少见的。当时的教师队伍中聚集了众多材料学科的知名学者,很多还拥有着海外留学经历,学校还购置了完善的实验设备。这样的环境对当时的崔崑以及众多青年教师在科学事业上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与帮助作用。

老钢院的体育氛围浓厚,风光无限,在各种大赛中独占鳌头。时至今日崔崑仍对老钢院的体育文化情有独钟,体育场上锻炼的人群,运动会上的名列前茅,球场上的骄人战绩无不给崔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6年5月,崔崑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崔崑的印象中,老钢院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强调正面教育和引导。那个年代政治运动比较多,但学院各级领导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教职工和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使大家都有舒畅的心情。崔崑自己平时十分注意政治时事学习,订阅了《人民日报》。他所在的钢院工艺系有一次临时举行了时事测验,参加者近百人,崔崑的测验成绩名列前茅。

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作期间,崔崑除了完成苏联专家的翻译任务外,还积极承担并努力完成教研室安排的给本科生讲课和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

在与钢铁学院两次结缘的过程中,崔崑与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和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如今,每每提及这些往事,崔崑的怀念之情从未减少。

1956年夏,借调结束,崔崑服从组织安排,离开了工作和生活两年多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回到了院系调整后的华中工学院任教。

科研心,千锤百炼特殊钢

1958年,华中工学院派崔崑去苏联进修,本来给崔崑安排的学校是苏联乌拉尔工学院,但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苏联方面决定不允许中国留学生再进入军事重地乌拉尔地区。但是作为补偿,苏联方面决定,崔崑及同期的留学生可以在莫斯科任意挑选学校和专业继续学业。经过深思熟虑,崔崑选择了当时苏联最为先进、我们国家也最为需要的特殊钢专业为学习方向。鉴于崔崑良好的俄语沟通能力,学校允许他不再进行语言培训,直接跟班学习。之后在苏联的日子里,崔崑继续发扬勤奋精神,如饥似渴地听取专业课,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课题;在课余的闲暇时间,他争分夺秒地阅读莫斯科钢铁学院图书馆的珍贵藏书和优秀的学位论文,为了读书他还经常跑去列宁图书馆。通过在莫斯科的学习,崔崑的专业基础得到了更好的巩固,而实验动手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60年,他学成回国。

新中国刚建立时,工业落后,快速发展现代工业成为关键。但当时,在国防以及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高性能模具钢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却是一片空白,严重影响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国家不得不用大量外汇进口价格昂贵的模具。模具是机械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汽车、拖拉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零件都需要用模具加工,而模具寿命长短和质量好坏,与钢种的性能密切相关。崔崑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他眼光独到地选择了研究性能优异的新钢种。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崔崑凭着这股雄心壮志,带领同事们向高性能模具钢发起冲击。当时不仅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也是刚刚起步,一无设备,二缺资料。1961年开始,崔崑一方面组织教师去工厂调查研究,了解需求,一方面带领教研室的教师,购置需要的设备,买不到的他就自己动手画图,请人制作出来,还亲自动手因陋就简地建起了熔炼、盐浴炉、热处理等实验室。为了控制温度,他坐在1200℃多的盐浴炉旁,手指按着控温开关,眼睛盯着仪表(温差不能超过3至5℃),一干就是几天几夜。有一次,位于一楼的实验室进了水,需要马上进行处理,崔崑第一个跳进积水中去排涝。在场的工人都深受感动,亲切地称他是“工人的教授”。

历经无数个日夜奋战,崔崑终于设计出基于我国富有元素的新钢种冶炼方案。在崔崑团队的努力下,一系列新型特殊钢应运而生!一是国内外首创的含铌基体钢,1981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85年纳入国家工具钢标准;二是国内首创的易切削精密模具钢,198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是高韧度硫钙复合易切削塑料模具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1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四是在700℃温度下工作的热作模具钢,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高耐磨冷作模具钢,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了给开发新型钢种提供理论依据,崔崑开展了硫系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系统研究,确定了硫系易切削钢中加入钙、稀土和复合加入钙和稀土时钢中易切削相的组成、形态、变形行为和分布,及其对钢的易切削性、抛光性、等向性的影响,研究了夹杂物的形成热力学,结合实验研究,建立了模拟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生成类型及其热变形的计算机程序。

崔崑还指导他的博士生对高韧性碳氮化钛基金属陶瓷进行了探索,对碳氮化钛—镍系金属陶瓷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添加物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关于界面存在微晶化结构及其控制的研究以及添加稀土和氮化铝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他们的研究成果“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制备技术”于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崔崑在指导他的博士生对激光熔覆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构建了获得熔覆层的最小比能量和操作图,确切定义了熔覆层中陶瓷相“烧损”的物理意义,提出了不同的烧损形式及其机理;提出了激光熔覆陶瓷/金属界面应力分布模型和陶瓷与金属相容性准则;揭示了影响熔覆层开裂的主要因素和抑制方法;将激光熔覆技术初步应用于模具的强化和修复。

崔崑研究了一辈子模具钢,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块“特殊钢”。几十年来,他工作抢在前头,遇名利则退到后面。在崔崑年逾七十的时候,所在单位还希望他留在工作岗位上。他深感不熟悉计算机,无法胜任工作的需要,也无法跟上学科的发展。于是他开始自学计算机,不懂的地方就向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请教,经过一段时间,他已可以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利用计算机指导研究生的学习。他深有感慨地说,任何年龄开始学习计算机都不算晚。

1997年,崔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之后,随着年事日高,他一直想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所以一边继续进行科研,一边开始考虑自己的著述生涯。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这位老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记录,画图,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财富用语言、文字和图表留在纸面。计算机的熟悉和运用,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起自己的书,崔崑很是欣慰,他开心地说,“这本书不久即可完稿,希望出版后能对后人有点用”。全书约150万字,资料收集、文字编辑和输入、打印、图形制作全部由崔崑自己完成。透过书案上以及书柜中那一摞摞厚重的书稿,仿佛看到了一位老院士为学术、事业和后人奉献的心,一字一句都凝聚着一位老学者的心血。

为人师,桃李不言自成蹊

一块黑板写春秋,三尺讲台迎冬夏。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崔崑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武汉大学到华中工学院,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到华中科技大学,崔崑传道授业解惑的身影留在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到华中工学院时,这里的金属材料专业还是一片空白,崔崑领着一批老师和学生,费尽心血把金属材料专业建立并逐渐完善。他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领导的华中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也是首批六个博士点之一。从无到有再到顺利通过博士点审核,崔崑为教育付出了无数心血。

崔崑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他指导过48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了大批基础理论坚实、能解决科研和生产实际问题的优秀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教学骨干。一直以来,接触过崔崑的人都认为他是行为世范的好老师和道德上的楷模。

崔崑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师。他为人谦和,作风正派,治学态度严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对学生和中青年一代材料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是:致力于材料科学,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崔崑生活中从不劳烦学生,他认为学生跟着他是来搞学术的。“我和学生是学术上的关系,不能让学生给我打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一直是崔崑坚持的原则。如今,他已86岁高龄,夫人也已83岁,夫妻二人生活简朴,并没有请保姆,家务活基本上都是自己干,两人分工合作,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每每学生到家中要帮自己做家务时,崔崑便会说:“这些事情我们自己做得来,你们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搞好学习。”

崔崑很看重学生的学术道德。每每遇到审查学生论文中的图表,他都要一个个反复追问其来源,“是你的试验结果吗?不是你的,就要署上别人的名字”。一位博士生,在发表过去工作的论文时,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激,挂上了崔崑的名字,崔崑严厉地告诫他不要这样做:“你这样是给我帮倒忙。”崔崑经常主动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与研究进度。他的一名学生在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在一个瓶颈问题上无法突破。崔崑了解到情况后,就主动找到这名同学谈话,一方面从专业角度对他进行指导,和这名同学一起就研究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式的讨论;另一方面崔崑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为了使学生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崔崑以自己的故事为例,告诉学生:“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勤奋,平时学习要勤奋,遇到困难更要勤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这位同学在崔崑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困难,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崔崑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每当有学生计划出国深造,崔崑都会竭尽全力帮助和支持他们,但是他都会告诉学生们:“出国学习,看一看别人的先进学术研究水平是有必要的,但你们一定要记得回来,报效祖国。”

崔崑的故事像是条静水流深的河,看似沉静无澜,实则容纳百川。我们会从他的平凡中发现伟大,会从他的朴实中看到光华,会在他的谦逊里看到风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谓百炼成钢,崔崑的成长求学几经辗转波折,在攀登学术高峰中取得了成就。赤子之心,本色为人,如“特殊钢”一般,百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