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人物访谈

坚定人生信仰,时刻学习进取——郑新立

坚定人生信仰,时刻学习进取

人物介绍

郑新立,男,1945年2月生。经济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校友1969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70-1978年在邯郸冶金矿建指挥部任技术员、副科长、副处长。1978年8月-1981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硕士。1981年8月-1987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任处级调研员、副组长。1987年12月-1990年7月在国家信息中心任副总经济师。1990年7月-2000年6月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计委新闻发言人、副秘书长。2000年6月至今,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新立校友曾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作品有论著:《论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郑新立经济文集一)、《论新经济增长点》(郑新立经济文集二)、《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郑新立经济文集三);主要论文有《论最终产品与最终产品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计划体制》等;主编了《发展计划学》、《支柱产业振兴方略》等图书。

访谈内容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回到母校心情格外激动,校友会一年多之前就向我打过招呼,希望我回到学校来给大家讲讲人生体会,正好十七大召开后有这个机会来学校,讲讲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同时和大家见见面。看到同学们年轻的面孔,我自己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以前,看到学校的一草一木,觉得格外亲切。先自报家门,我是咱们采矿系采矿专业的学生,1964年进入学校学习,应当是1969年毕业,但到1970年才分配,在科大学习生活了6年,到2007年已经离开学校37年,如从入学开始算起,已经超过40年,有许多人生体会愿意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分享。今天我先用一个半小时谈一谈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体会,然后用半个小时讲讲我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经历,最后请大家提出问题咱们一起讨论。我在其他地方讲的稿子大概用两小时,今天压缩到一个半小时讲完,下面开始谈一下十七大报告的有关内容。

第一部分: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体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论“三个转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我们要深刻理解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

一、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强调要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12年过去了,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以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崛起为标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主要靠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逐步转变到主要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拉动,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由12年前的50%左右上升到去年的70%。伴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滞后。针对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战略要求。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其含意却十分深远,两者之间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及其组合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通常把主要靠物质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模式,把注重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则更加丰富、全面,除了涵盖前者的含意之外,还以对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出了要求。概括地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在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国内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从调整需求结构、改善供给结构和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使广大人民能够从经济发展中更多受益。增加居民收入,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注重扩大消费的比重,着力提高最终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使我们所生产的产品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相应降低用于投资和出口的比重,将有利于更快地提高广大人民消费水平,缓解以至避免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减少外贸出口摩擦和由外贸顺差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外汇储备过多和银行流动性过剩,从而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尽快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服务业发展,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就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劳动力过剩的问题。由于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精简下来,形成失业大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吸纳了剩余劳动力,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3以上,即使发展中国家也在50%左右。2006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只有32.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研发滞后,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金融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物流业发展滞后,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集中力量破解这个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第三,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007年,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出现了拐点,单位GDP能耗改变了前几年连续上升的趋势,在去年下降1.33%的基础上,一至三季度下降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也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十一五”后三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比例失衡,是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加上外商投资和各类投机资本的流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迫使人民银行增发基础货币,造成银行货币流动性过剩。资金充裕支持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2003年到2006年,我国投资率年均达到42.4%,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同期最终消费率降为50%,为历史上最低的时期,其中居民消费率2006年降为36%的历史最低点。居民消费率低又主要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由改革以来最高时的56%下降到45%,其中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的17%下降为10.6%,而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远远高于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连年大幅度增长,说明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再分配中国家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国民收入分配的这一倾斜,是造成广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的根本原因。过高的投资率还必然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如不能及时消化,就会引发银行呆坏账的增加以至通货膨胀的到来,经济增长就会回到过去几十年周期性大起大落的老路。这是必须加以避免的。针对当前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等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中央决定,2008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通过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适度提高居民消费率。近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增加较多,应通过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建立国有资本预算等途径,增加用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支出,以消除居民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要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政策,优化投资结构,适当降低投资率。继续严把信贷、土地两个闸门,提高投资项目进入的环保、资源消耗两个门槛,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比例,以抑制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和项目的投资增长。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和节能降耗设备更新投资,鼓励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行业和项目。要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控制能源、资源集中型产品出口;鼓励技术引进和进口国内不能制造的设备以及短缺的能源、资源。从严控制短期投机资金流入,鼓励海外投资,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鼓励藏汇于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三、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改革以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第一产业基础脆弱、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长期未能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带动。2006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5%,占GDP的比重达48.7%。这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国外产业转移的结果。但是,这种以扩大工业规模为主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目前我国经济对钢材、铝材、水泥、能源、淡水的年消耗量已分别占全球郑新立在讲坛上的40%、25%、45%、16%、15%以上,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已威胁到人的生存环境。要努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尽快提高第二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包括研发、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服务外包等,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和消费性服务业,分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服务性业务,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铁路、水运相对于公路运输能耗低、占地少、效率高,应重点予以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城乡之间在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种田能手吸引和留在农村,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抓紧落实和完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物质资源消耗的大幅增长为支撑的,付出了较大代价。这样的增长格局是难以长期保持下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一些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污染低的建设项目,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核电、精密设备、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方面的项目,虽然为经济发展所急需,我们也有充足的资金,但是由于缺乏技术而干不了,大量资金只能涌向那些技术相对成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上。因此,只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尽快拿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此为依托,形成一批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才能摆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老路。为此,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引导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带头增加研发投入,在集聚人才、技术研发、创立自主品牌方面走在前列。增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鼓励管理创新,通过改进和加强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五、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调整需求结构,必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要完善计划的政策导向功能,围绕提高居民消费率等目标,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制定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投资与消费政策、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等。要加强税收和预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功能,合理调整信贷结构,鼓励增加消费信贷,运用关税等手段调节进出口贸易,引导外资投向。要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各类调控杠杆要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协同运作,适时适度,不断提高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把产业政策与行业规划、财税、金融、环保、土地、价格等手段结合起来,以提高政策效果。发展第三产业,很大程度上要靠放宽政策,鼓励群众创业。通过创业者的创造性劳动,满足各方面对服务的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这就需要制定各种鼓励全社会创业的政策。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央已连续4年发了4个一号文件,突出了以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创新“三农”工作思路,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加快推进农村政策性保险试点。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善集体林权制度。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结构,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完善技术、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全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当前重点是要完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优选功能和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功能,使优秀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尽快做大做强;使更多的人增加投资性收入,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通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劳动者学习技能、钻研技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改进经营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这个转变,我国经济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开辟出新的发展前景,我们就能把近五年来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目标。(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我的学业和职业生涯

下面我想花费半个小时来回答校友会和校团委提出的问题。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很贫困,更不幸的是幼年丧父,所以小学和初中上得都很艰难。我是在亲朋好友和政府的帮助下完成学业的。基于这样一种经历,我能深刻地体会出生活的艰难,也暗自告诉自己要努力奋斗,报答亲友、报答党、报答社会。

一、钢院读书时的回忆

1.成为钢院学子,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1964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可以说这是我人生的转折。我记得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我正在田地里砍玉米秸子,干到中午,饥渴劳累,手中的挖镢一不小心就砍到了脚踝,鲜血直涌。伤未痊愈,我就来学校报到。从农村来到首都北京,来到咱们的钢铁学院,几年的生活学习下来,感觉钢院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政治气氛、学习气氛,亦或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就像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学校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我报考的是采矿专业,这个专业清一色的男同学。当时我们班,甚至是我们整个年级里最穷的学生是来自浙江省台州,到北京来了冬天会很冷,我们都是背着行李、棉衣这一类御寒的装备来的,但这个同学就夹了个席子到了北京。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大家都纷纷帮忙,我们的辅导员叫做于亚伦,现在还是采矿系研究岩石力学的教授,于老师把自己家的棉褥子、棉被拿来给这位同学用。后来我们班同学又给他申请了补助,用学校资助的钱做了新的棉被、棉裤。我们班上还有一个辅导员叫做武健汉,现在已经去世了。还有一个系主任叫做霍祖照,现在去了美国继承父亲遗产等等,无法一一列举。这些老师对我们都特别好。从这些事情上,我感觉到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助,学校给人以特别温暖的感觉。

3.坚定浓厚的政治氛围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着浓厚的政治氛围,特别是1964年我们国家刚刚渡过困难时期,经济正在恢复和发展,同学们都是积极要求进步,没有入团的要求入团,没有入党的要求入党,总之政治风气特别浓。记得当时我们学校的党委书记叫高芸生,他提出钢院不仅要成为钢铁摇篮,要培养工程师,还要成为一个政治熔炉,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当时我们都感到自己是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很自豪。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比较深,1964年国庆节的晚上,宿舍都已熄灯。有同学参加人民大会堂《东方红》的演出回来,说演出结束的时候周总理告诉与会人员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好消息,校园里也能听到有人在喊:“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每个人都非常高兴,从床上蹦下来,在院子里敲锣打鼓,呼口号,很多人激动地流泪了,然后我们一路敲锣打鼓,步行从学校走到西单,又到天安门绕了一圈,一路上都喊着口号。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劲头多大啊!

4.“文革”——大学时代的灰色记忆

那个时代,在北京就好像是在全中国的心脏,郑新立在“21世纪中国经济在党的心脏里。中央的每一个大的决策,国家的年会”上发言每一个成就都让我们感到很自豪。我1964年进校,一二年级时学习很正常。但是,从二年级下学期起“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那时是学生干部,又是预备党员,由于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不理解,心情十分沉闷和苦恼。

二、自己走过的道路

1.邯郸矿建指挥部

1970年,我们作为“旧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即1964年和1965年入学的学生将要面临分配工作。在此之前,林彪搞了一号战备令,把我们全都疏散了,钢院的学生和老师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我们系到了安徽铜陵,在那里劳动了将近一年。然后分配到邯郸冶金矿建指挥部。当时余秋里同志任副总理,提出“六五”计划时期重点加强华北地区重工业的发展,争取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华北区的工业实力赶上东北。所以钢院毕业的最后两届学生,60%左右都被分配到河北省的邯郸、石家庄、唐山、承德等地。而比我们高两届的学生大部分都去了边疆。党员和学生干部带头到边疆去工作。

2.研究兴趣由工学向社会学的转变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没有虚度时光,看了很多书,有哲学方面的、历史方面的、政治方面的,逐渐对社会科学产生了兴趣。来到企业后,正赶上党中央召开九届二中全会,号召全党学理论。企业党委要配学习秘书,于是就把我挑去了,到地委党校、省委党校学习。一次学一两个月,读一本书,学回来以后就给企业里的基层干部、厂级干部做学习辅导。由于这个机会,后来就在机关做了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的副科长,后来又担任党委办公室的副主任,,主要任务是写各类报告和领导的讲话稿,渐渐地就往管理方面发展。当时我们企业有两方多职工,有著名的马万水工程队,有—段时期我专门写马万水工程队的经验,同他们吃住在一起。

3.成为社科院研究生

1978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并成立研究生院。我报考了工业经济专业,经过激烈竞争,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第一届研究生,系统接受了经济学理论教育。从工科专业转到经济管理,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应当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学习了三年的工业经济管理之后,毕业分配很荣幸地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工作。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六岁了,尽管在这之前我在企业里做过副处长,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但到这么一个高层次的工作单位工作,还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错。当时领导跟我们说:“你们都还年轻,在这儿干个六七年,能帮上一点忙就很不错了。”那时主要还是做理论准备,搞调查研究,熟悉党的经济政策。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领导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培养还是非常重视的。我已经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来又送我到中央党校,在中央党校培训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两年的学习,又取得了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4.工作在国家计委

从中央党校毕业时是1986年,我去了中央研究室,1987年7月,中央研究室解散,我就去了国家计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做副总经济师。现在看来,对我们而言当时书记处研究室的解散不是个坏事,相反是个好事。研究室的同事分散到各个单位,经过锻炼以后,这些人大都成了单位的骨干,后来相当大一部分都被提拔了,不少人提拔为省部级和司局级干部,而如果仍然集中在书记处研究室,就不可能有这么多锻炼的机会。分散出去后更有利于成才。

我在国家计委工作了十二年半。回顾改革以来的30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边学习边工作,然后在书记处研究室工作,接着在信息中心工作,曾得到老一辈经济学家马洪、桂世镛、有林等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在国家计委的工作,使我在承担繁重的文字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觉得国家真正的经济中心在国家计委,它是国务院最重要的下属综合管理机构,好多经济政策都是通过国家计委综合各专业部门的意见,报送党中央和国务院讨论之后形成的。

1990年,我又到计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政策研究室是一个综合部门,主要职责是起草计委的重要文件,包括向人代会的计划报告。国家计委接触的都是国家重大的经济问题,为了起草好文件、报告,必须向各司局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我在国家计委工作的这十二年多承担了大量的文稿起草任务,是受益最大、锻炼最大、为国家出力最大的十二年。有时要同时起草好几个公文稿,时间紧、任务急,况且写出来的东西都要有新内容,要依据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提出新观点、新对策,这就必须花费脑筋。这段时间国家提出振兴支柱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抑制通货膨胀和扩大内需等,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我曾有幸在计委三任主任即邹家华、陈锦华、曾培炎同志领导下工作,为他们提供文字服务。在陈锦华同志担任主任期间,主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解决需求膨胀问题;而到曾培炎同志当主任的时候,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所以,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十几年最深的体会,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变化也非常快。如果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肯定是南辕北辙,必须随时根据现实经济情况的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是在实事求是、不断解决新矛盾中走过来的。在这期间有很多经验教训,大家也增长了才干。政策研究室开夜车是出了名的,是常事,而且夜车经常开到天明。凌晨一两点左右必须精神起来,夜深人静时往往能出好思路。必须绞尽脑汁思考,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写出来的不是个人的文章,它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笔杆虽轻,重若千钧。许多重要观点还要交由社会来评判,经常会有经济学家来挑毛病。所以要研究怎么把问题说明白,说得准确,让干部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办。对上级的报告尽量简略,计委文件一般不超过三千字,做到精简再精简,提炼再提炼,把最重要的内容用最简练的文字说明白,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要。国家领导人很忙,用一两千字把问题说明白了,起的作用要比五六千、上万字的报告作用还要大。这一时期的工作增长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学会了对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分析,如何抓住要害,认清本质。(热烈掌声)

5.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工作

2000年6月,我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之后的几年,主要参加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到十七大文件的起草。工作虽然比较紧张,但任务比较集中,节奏增强了。如十七大报告的起草前后用了十一个月,按照程序有条不紊进行,不像在计委工作那样经常开夜车。

三、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从1964年进入钢铁行业,1978年又走出这个行业,要说人生的感悟,可用12个字来概括:坚定信仰、百折不挠、把握机遇。

1.坚定信仰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的三十七年,我经历了许多事情,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高兴,也有烦恼。如果说体会,我认为第一点,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对于马克思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该坚信不疑。咱们学过近代史,从“五四”之后,为了国家富强,什么方式都试过了,最终还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能救中国,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历史的选择,历史证明只有这样的道路才能行得通。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坚定这样的信仰,在这样的信仰下,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本来我可能是一个采矿工程师,后来从采矿专业转到宏观经济管理领域,还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要把自己的爱好同工作选择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道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而这个定位又与个人的信仰相一致。所以,在年轻的时候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很重要的。(掌声)

2.百折不挠

第二点,有了坚定的信仰和明确的目标,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挫折仍然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工作三十多年最苦闷的时期是被分到邯郸矿山公司工作的时期,那时候“左”的思想满天飞,感到国家没有出路,不知道国家朝什么方向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从邯郸到北京开会,因为矿上供应很紧张,所以回来时要买很多东西。原来每月供应一斤肉,后来又减到半斤肉。感觉国家的发展走进死胡同了,这是最苦闷的时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消极,仍然坚定自己的方向,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最后机会终于来了,粉碎“四人帮”两年后,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学和研究生恢复招生,整个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遇到任何困难挫折都不要放弃努力,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管今后遇到何种波折,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和成功。选定的目标要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可能事倍功半,干愿意干的事就可能事半功倍。比如说写东西,有好多人怕写,但对我来说却是爱好,我觉得越写越有兴趣,在撰写文稿中把休息和工作结合起来。除了自己的兴趣,还要把自己选择的目标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掌声)

3.把握机遇

第三点就是要把握机遇。机遇很重要,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机遇,这些机遇可能擦肩而过,要是抓住了就会成功。我体会最深的是1978年,国家第一次恢复招考研究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决定要抓这个机遇。我当时劝了很多同学报考,但是多数人都不考,包括我的爱人,他们都说自己不行,没有信心。我那个专业400多人报考,只录取了20个,我是其中之一。后来我的同学看到我考上了,就下决心第二年报考,但行情已经不一样了,报考的人增多,录取的机会减少了。这就是一个机遇,第二年没考上的,如果第一报考,考上的可能性会很大。人生中间还有很多机遇,要很好地把握。还有你们周围的老师、同事、领导等,要善于向他们学习,获得他们的帮助。我能实现这么大的跨业转行,不断地进步,在关键阶段都有一些尊敬的长辈、领导、老师帮助自己,我自己也孜孜以求地争取他们的帮助。你们现在赶上了好时候,21世纪上半期是中国经济总量回到世界第一位置的时期。在你们的一生中,我国将实现小平同志“三步走”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到2035年我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如果考虑到汇率的因素,可能还要提前5年。未来二十几年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迅速变化的时期,要统筹考虑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作为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怎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到整个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中,如何为争取我们国家良好的发展前景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座的都是团干部,做团的干部要用生动的事例来打动每一个人。我听说现在研究生毕业班的学生50%左右都是党员,比我们那时的比例高,这非常好,青年人就是要团结在党的周围。科技大学的前身钢院就是一个政治空气非常浓的大学,这个传统要继续发扬。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家、爱社会主义,这是起码的要求,然后才是学专业知识。真正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信仰、目标和意志,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讲这些供大家参考,谢谢!(热烈掌声)

现场问答

问:郑老师,您好!欢迎回到母校!从您1964年入校的北京钢铁学院到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不知道咱们学校的哪些校园文化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里的哪些优良作风对您以后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第一点,北京科技大学的政治空气比较浓厚,这一点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我们的学生积极靠近党组织,靠近团组织,对于中央提出的一些方针政策都能积极的去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也是我们的校风。第二点,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学习重工业的,比较接近群众,到了工厂能跟工人们打成一片。工人们干脏活累活,我们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了那里,比这些工人们还能吃苦。不怕苦,不怕累,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实践能力。第三点,我们学校很注重体育锻炼,锻炼的风气很浓厚,一到下午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跑步。没有一个健康的体格是不能搞重工业的,咱们钢院强调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有一个好的体魄。这几点是我对钢院的校风感受最深的。(掌声)

问:郑老师,您好!我非常想了解您在科大上学的时候,科大的团学工作做得怎样?团学工作的锻炼对您的成长成才有什么影响?

答:我在大一的时候,任学生会年级总干事,后来是系学生会主席,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每个班有团支部,到大二时候才有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我觉得在学生时期能做一些团学工作,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到了工厂之后,会发现做过学生干部的和没做过学生干部的差别较大,做过学生干部的和工人群众打交道的时候都很得心应手,没有做过学生干部的人组织能力就较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我记得当时我们的院长、党委书记高芸生特别强调,钢院的学生出去之后不仅要有好的专业能力,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还要有组织能力,特别强调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强不强跟有没有做过团学工作的关系是很大的。党团工作应该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托,通过党团组织建设把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和全体师生团结在一起;学生会的工作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工作。在学生时期做党团工作、学生会工作,有助于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做好这些工作能够提升整个学生的思想政水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掌声)

问:您刚才提到,鼓励本科生、研究生去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但是现在研究生和本科生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非常多,比例都非常高,我想知道您对于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您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去更多地报考公务员么?

答:报考公务员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不要过分地看重这一选择。现在考公务员的人数太多了,我带的许多博士生,他们考公务员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过关。我觉得人应该有多种选择,特别是创业,我觉得创业的人是非常有出息,有真本事的。所以,如果我们北京科技大学能够培养一批创业的精英,通过创业建立一片事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相当好。应鼓励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毕业之后多去创业。根据统计,现在北京高校里,毕业以后真正能够去创业的人不到1%,比例太低,相比来看,考公务员的人太多了。建议同学们增强创业的能力,建议咱们学校里,不管是哪个专业,不论文科、理科、工科,都能开设一门创业课。这门课不仅要讲创业的理论,还要讲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包括一些失败的案例,这样在上学的时候就做好创业的准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也可以去创业。当然,如果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好的企业、事业单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很好。(掌声)

问:郑主任,您好!您这次回到母校,不知道您有没有在母校参观一下,您觉得咱们学校变化大么?您对我们北京科技大学以及科大的学子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答:学校变化很大,面积没有扩大,因为面积被限定住了,如果面积能够扩大就更好了,现在咱们是往空中发展。以前学校只有几千人,现在都发展到两万人了。的确,学校的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无论是住宿、伙食还是学习条件。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电脑了?我们那个时候连看个电视都很难。条件是大大地改善了,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希望我们科大的同学们努力钻研科学知识,打好基础,在学习阶段能够增强本领,刻苦钻研,争取毕业以后能够多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现在国家特别需要人才,国家有三大发展战略:一个是科教兴国战略,一个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一个就是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人才战略,希望我们科大的学生能够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毕业以后成为一个拔尖人才,成为科技领军人物。(热烈掌声)

本文收录于《校友讲坛》第三辑(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