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校友故事

让面花“开花”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巍婷

让面花“开花”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巍婷

张巍婷.jpg

(简介)张巍婷,女,1979年6月生,汉族,博士,中共党员。北京科技大学2012级法学博士。国家信访局督查室副调研员,现挂职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曾获全国信访系统优秀督查员、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河南省公民身份证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公安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等荣誉,201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事迹):

国家机关来的“铿锵玫瑰”

自2018年5月担任张常丰村第一书记以来,张巍婷就没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在村民眼里,她就是个工作狂。鞋子磨破了脚,光着脚继续干;腰椎犯病,她倒着走路也要把工作安排完;筹备参加展销会,一天接打100多个电话……就是这样,在张巍婷的带领下,驻村当年,村里有40多个贫困户的收入就翻了番。

和贫困户一同消失的,还有那些议论她的声音。

张巍婷初来乍到,一位海兴县委领导并不看好她,还列出了三条理由:一是国家机关干部,跟基层打交道少,未必了解农村实际;二是博士,想来清高,难与群众打成一片;三是女同志,与男同志比起来,多少娇气些,不好适应农村生活。然而,仅一年多时间,这位县委领导就改变了看法,“看到张巍婷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我不得不佩服。这中央国家机关来的干部还真是不一样!”

张巍婷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因此,带领村民致富的事儿,她干了就停不下来,“一为组织的信任,二为群众的期望。”如今,贫困多年的张常丰村终于盼来了“常丰”,曾经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变成了河北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县美丽庭院示范村。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部分曾经的贫困户成了当地的电商高手。当地村民的话很朴实:“张书记来了后,我们收入多了,生活好了”。

给致富出点子

两年不到,就让海兴县贫困户最多的村子摘掉“穷帽子”,张巍婷是如何做到的呢?

记者了解到,她先是逐步夯实了村级党支部这个重要的精神堡垒,随后又推翻了村民们已养成多年的“等靠要”的老观念、老传统,紧接着,她开始研究如何带着大家找致富的出路。可致富的路子并不好找。以往赶上收成好的年景,村民们种一亩小麦只能赚300多块钱,这也就导致了全村438户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25户。在村民看来,张常丰村不穷才怪,要想富,除非土坷垃变成金疙瘩!

困难不小,但张巍婷没有退缩,“组织派我驻村,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比困难多,没出路咱就找出路。”一次走访中,贫困户把新出锅的馒头塞到她手里,她咬了一口,“真筋道!”一问才知,村里普遍种植旱地小麦,因长在盐碱地里,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浇水,产量虽低,口感却好。张巍婷拿着馒头兴奋得像捡到了金疙瘩,“这不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吗?”为此,她专门请专家化验小麦成分,结果是村里产的面,钙、钾等元素及植物蛋白、面筋含量比普通小麦都高。“这么好的东西以前低价卖给小贩太可惜了,磨成面在大城市能卖高价!”通过观察,张巍婷又发现了村里好多的“宝贝”,秘制辣椒酱、不加盐就很筋道的面条、当地传统面食面花等等,看着这些“宝贝”,她开始盘算,把它们卖到城里,还愁村民不富?于是,培养致富带头人、树立特色品牌、推广绿色农产品成了张巍婷的工作重心。很快,“张常丰”的商标有了,合作社成立了,石磨加工坊也建起来了。在张巍婷筹划的张常丰村网上微商店开张之初,她一口气推出了面粉、面花、挂面、杂粮、辣椒酱、旱地苹果等15种特色农产品。她还为村民办成了全县第一个面食类小作坊加工许可证。

时至今日,张巍婷满脑子都是农产品,三句话不离张常丰,张口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随着张巍婷带着“张常丰”产品登上央视《开门大吉》和重庆卫视的舞台,登上了电子商务平台,张常丰村的农产品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机遇,一年销售100多万元,“面花真的开花了”。

带不走的工作队

“张书记,您可别走啊,您要走了我们可咋办?”如今,已经成为村民主心骨的张巍婷,会经常听到村民的这种顾虑。因为扶贫将于今年收官,所以张常丰村的村民都开始忧心忡忡。在3月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总书记的话,让张巍婷对张常丰村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即便我的任期是有限的,但我对村里的爱是永远的,我永远是他们的支持者。”眼下,在有限的任期内,她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培养致富带头人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上,“留下一个好班子、留下一套好机制、留下一派好风气,在村里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在张常丰村,还有一个老幼皆知的佳话,那就是张常丰村已经多少年没有姓张的人,如今“张书记来了张常丰,她的到来使村名更加响亮,她为村里带来了致富的金点子,带来了作风,带来了改变,更带来了希望。”

(源自《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