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甘肃省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校获“2020年度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经济管理学院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沈崴同志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萌同志获“2020年度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表彰大会现场
以上奖项是对我校八年来定点帮扶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建校69年来,北科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全国人民心连心、共奋进。一是脱贫攻坚拓展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方式。学校的历史是新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一个篇章,学校8年的定点扶贫工作史也是中国减贫史的一个缩影。扶贫让学校服务社会的维度有了大幅拓展,从输出人才、输出技术、输出理念到直接参与脱贫攻坚战和国民经济建设,缩短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流程。二是脱贫攻坚凝聚了学校团结奋进的合力。8年来,学校累计直接投入资金1077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711万元,培训基层干部2995人次,培训技术人员4551人次,消费扶贫购买秦安当地农特产品830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255万元。选派挂职副县长3人,驻村第一书记5人,支教研究生18人。三是脱贫攻坚彰显了学校攻坚克难的能力。秦安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也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在我校等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以来,秦安县累计退出贫困人口18.27万人,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
获表彰集体与个人合影
成绩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北科人的责任担当与辛勤付出,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在脱贫攻坚的历史上书写了壮美的篇章。八年来,北科人奉献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这样一场接力赛跑出了“北科大风格”,打造了“北科大品牌”,学校的定点扶贫工作呈现诸多特色:
一是坚持全校总动员,把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两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分层推进”和“层层落实”两个要求,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衔接、师生行动、校友支持”的全主体帮扶工作联动模式。学校领导每年带队到秦安一线调研督导,现场办公解决扶贫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学校20个二级单位与秦安县2个党委部门、5个贫困村、13个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研究生科技服务团赴秦安一线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科学技术史、经济管理、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工业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披挂上阵,与定点扶贫精准对接,促进了秦安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把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需要和师生日常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眼“全校”和“全县”两个全局,形成“与目标责任对标找差距,与扶贫实践对表找不足”的全方位帮扶工作提升模式。校地双方签订《北京科技大学-秦安县人民政府政府采购协议》,学校每年通过后勤集团政府采购、工会福利采购、师生“爱心大礼包”认购、开设“扶贫窗口”和扶贫专柜、举办校园营销大赛、引进苏州等地企业采购、与中国农业银行掌上扶贫商城共建“秦安定点扶贫专区”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和林果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推动秦安县从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转型升级。
三是坚持点面结合,把做好扶贫工作和讲好扶贫故事紧密结合起来。遵循“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两个维度,形成既关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又统筹“政策到县、管理到镇、人员到村、措施到户”的全要素帮扶工作落实模式。一方面,确保学校总体投入的体量足够大;另一方面,确保帮扶镇、村、户、人的具体政策能够落实,让老百姓感受到扶贫成效。同时,按照“干好扶贫事业”又“讲好扶贫故事”要求,学校在中央媒体、政府简报、主流学术期刊密集发声百余次,总结定点帮扶工作经验,打造了高校定点扶贫“秦安样本”。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定点帮扶方面谋新篇、开新局、立新功。学校继续在资金投入、人员选配、干部培训、消费扶贫、资源引进等方面,继续给予秦安县大力支持和保障,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集合学校、教师、学生、校友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继续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书写教育的奋进之笔,推动秦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贡献北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