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母校新闻

我校汪水泽、章林、路新三位老师荣获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7月31日,中国金属学会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我校汪水泽、章林、路新3位老师被授予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据悉,“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是由中国金属学会设立的,面向45岁以下的冶金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设立冶金青年科技奖旨在促进冶金及材料领域工业科技进步,调动冶金及材料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性,并表彰在本行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经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批准,决定授予15位同志第十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汪水泽1019.jpg

汪水泽,男,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钢铁材料及其制备研究,特别是近终形制造流程工艺及产品开发以及超高强韧钢的开发与应用等。在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3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钛微合金钢》《热轧板带近终形制造技术》和《Titanium Microalloyed Steel Fundamentals,Technology, and Products》。申报发明专利23项,已获授权17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兼任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委员、副秘书长。

章林1019.jpg

章林,男,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粉体材料的制备原理与应用新技术研究。创立了低温无压“两步烧结”致密化理论和基于粉体“整形”的孔隙结构精确调控技术,突破了注射成形高致密度难熔金属钨的细晶化和多孔钨的孔隙均匀化技术瓶颈,提出面向应用性能的复杂体系粉体材料的“逆向设计”思路,为推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套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8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参与获批行业标准1项。项目成果连续三年被行业权威期刊《PIM Int.》专题评论。开发的注射成形产品获两项“2018年世界粉末冶金大会杰出创新产品奖”。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3)、2019年和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2)、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3)。

路新1019.jpg

路新,女,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粉末冶金钛合金应用基础研究,聚焦高纯度球形钛合金粉末及复杂形状粉末冶金钛制品产业化的关键理论及技术,推动了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开发与应用进程。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Sci. China Mater.、Bioact. Mater.、J. Mater. Chem. C、Appl. Therm. Eng.、Corros.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6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授权16项,其中4项实现产业化转让;曾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指导的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奖章”“北京科技大学十佳学术之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和“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兼任《粉末冶金技术》副主编、中国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北京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其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