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公众号

校友微信平台

风物旧事

难忘的记忆——在钢院的日子里(贾礼序:冶金机械60届)

一、 初进校园

我于1955年由山东济南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自幼怀抱工程师理想、向往首都北京的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当年钢院的热门专业——冶金工厂机械设备(今冶金机械)学习。

一踏进校园,首先来到机60年级的学生宿舍——新近落成的十斋。迎面看见楼房墙面上张贴着机60级9个班的学生名单及其房号。我意外地看到自己被学校指定为机60.1班班长。我班34名同学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福建、四川、山东、河南、河北等十余个省市,人人操着各自的地方方言,如何同大家沟通成了一大难题。尤其是九个班一起上大课,上下课时由各班班长轮流喊口令:“起立”、“坐下”!如果说方言,将会引起哄堂大笑,幸好初中时我参加了学校话剧团,老师初步教会了普通话。可是在普通话尚未普及的年代,放弃方言改说普通话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工作需要,我只得硬着头皮,不畏羞涩地说起普通话,同学们笑我:你这是说的山东普通话吧!

二、“我要让儿子也学这个专业!”

建国之初,正是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时期,为了加速培养专门人才,我校各专业均聘请了许多苏联专家来校执教,并且特别注重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记得入校后第一堂课便是由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家索克洛夫教授作介绍冶金机械专业的报告。他是科学技术博士,所著的《炼铁、炼钢、轧钢机械设备》是我校冶金机械专业课的主要教材。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面对三百多名机60级全体新生侃侃而谈。他说,钢铁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钢产量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对于当时全年钢产量仅仅几百万吨的中国,发展钢铁工业是何等重要和紧迫。开发、研制冶金机械设备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基本保证,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来为你们祖国的钢铁事业贡献力量。他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不仅自己热爱这个专业,为发展冶金机械事业奋斗终生,我还要让儿子也学这个专业!”他的肺腑之言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热爱自己的专业,更深爱培育了我的母校。毕业四十年后,我的儿子也在母校北科完成了硕士学业。

三、“清老大、钢老二”的由来

从老钢院到北科大,一贯重视体育教育。五十年代向苏联学习,在高校体育中推行“劳动卫国制”(简称劳卫制),达到一级标准可获一枚蓝色胸章,达到二级标准可获一枚绿色胸章。我在达到一级标准后决心达到二级标准。对于身高1.82米的我,双杠是我的弱项,为了全面完成双杠动作,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后,终于达到了二级标准,获得了一枚可贵的绿色胸章。

我喜爱田径运动,长跑是强项,体育老师吸收我进入校田径队,发给了我一双珍贵的运动跑鞋(带钉),并和曾以25秒2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记录的机59级楼大鹏同学同场训练。有一次,我参加了在北京地质学院举行的北京市高校十公里竞走测试,成绩达到了一级运动员的标准,但因测试场地不合格,而未获承认。令人欣慰的是,同我一起参加竞走训练的机61 级杨姓同学,几年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他获得了十公里竞走全国冠军的优异成绩。他为母校争光,向他祝贺!

五十年代的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大家最关注的是男、女团体总分第一花落谁家。一贯重视体育教育、田径项目成绩突出的清华、钢院两所院校,是历届田径运动会上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当年各校运动成绩是以比赛项目的名次定分,按累计分数排出各校的名次(即不按冠军奖牌多少排名次)。记得有一届在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的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上,我同几名同学始终坐在大会记分榜附近,凡有钢院、清华两校参加的比赛项目完成后,我们总会跑近记分榜,查看累计分数的变化,还不时预测后续项目的得分,真是紧张而有趣!这届运动会最终钢院以几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屈居亚军。大家不无惋惜地说,在田径项目上,真是“清老大,钢老二”啊!

四、幸福的时刻

如果有人问我,你看见过毛主席几次?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十次。因为自1955年至1959年,我每年都参加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北京市庆祝游行,每次都能远望到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身影。

每到“五一”、“十一”那天,我们总是早早起床,穿上最好的服装,乘车来到德胜门,步行到王府井大街集合。庆祝大会结束后,群众游行依次轮到学生队伍时,开始向天安门进发。当远望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高大的身影,从隐约可见到渐渐清晰,年轻人火热的心急速跳动,不约而同地将目光一齐投向毛主席。只见他站在城楼中央,身着灰色中山装,频频向群众挥手致意。行进至金水桥前,我们会准确地一一辨认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贺龙、陈毅、彭真......,亲眼看到仰慕已久的领袖和开国元勋们,是我们无比幸福的时刻!

五年间,参加游行最为难忘的有两次。一次是1957年五一节,我被选为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方队的队员,雄赳赳气昂昂地齐步通过天安门广场。另一次则是1959年国庆节,看到了在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主席身边声名显赫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五、红心萝卜的故事

1958年初春,钢院师生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各系分别组建一支突击队。我有幸成为机械系“黄继光突击队”的一员。初春的北京寒风凛冽,我们住的是帐篷,洗漱在河边,迎着朝阳,迈着矫健的步伐,一路高唱着“红旗飘满山,歌声震山川,战斗在十三陵,嗨!要把水库来修建......”,精神抖擞地奔向大坝。工地上人山人海,师生们肩挑车推,争先恐后将土石料运上大坝。各系突击队更是一马当先,你追我赶,展开激烈竞赛。眼见着大坝在脚下天天增高加大,人们早已把劳累抛向一边。一天,高芸生院长要来慰问师生的消息传遍工地,大家纷纷猜测,院长将会送来什么慰问品呢?出乎意料的是,院长送来了装满一车的北京特产——红心萝卜“心里美”。慰问大会上,高院长意味深长地问大家:老师、同学们,知道我为什么用价格低廉的红心萝卜-——“心里美”慰问你们吗?它寓意着什么你们明白吗?全体师生立刻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回答了院长的提问。我们吃着一个个清脆香甜的萝卜,人人心里美滋滋,它是党对青年一代殷切希望的象征。细心的女同学将它削成一片片“红心”展示出来,温暖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

六、听彭真同志的报告

1960年7月,等待毕业分配时的一天,党支部委员许德宽同学将一张“人民大会堂入场券”递到我手里,要我去参加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同志对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报告会。第二天,我按时来到人民大会堂,在二楼前排落座。十时许,彭真同志来到主席台前开始作报告。他全面、精辟地分析了当时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后,谆谆教导同学们要做一个坚定政治方向、刻苦专研业务、艰苦奋斗的又红又专建设者,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报告进行中,忽然有人惊呼“周总理来了!”顿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见周总理身着白色短袖衫,健步走到讲台左后方一张桌子旁站住,微笑着向大家频频招手,然后缓缓地坐下来,戴上眼镜,开始批阅文件,一直在不停地工作。报告会中间休息后,万名热情的同学再次以更加热烈而有节奏的鼓掌,恳请总理给大家讲话。彭真同志来到总理身旁,双手簇拥总理,请他起身前往讲台。此时,总理微笑着一边双手左右摇动,一边向大家频频点头致意。此情此景总理那谦虚、诚挚、平易的崇高品质和可敬可爱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最后,彭真同志对同学们说:今天总理特意来看望同学们,就不讲话了,感谢总理关心!现在报告继续进行。

时光虽已流逝半个世纪,亲眼目睹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风采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彭真同志代表老一代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成为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力量源泉!

其他新闻